黃強將“修煉心法”總結成語言生動、深入淺出的“黃強門機操作法”,成為集團門機司機的必修課。他牽頭發明的練習門機操作的“游戲機”,讓新手門機司機輕松上手。在黃強看來,成績的取得都是專心“玩”出來的。
江蘇蘇州張家港碼頭,一排紅色“鋼鐵巨人”依次矗立,50米高的身軀,二三十米長的臂膀,能輕松拎起幾十噸重的貨物。黃強就是操縱這些“鋼鐵巨人”的門機司機。
21年來,在25米、8層樓高的駕駛室里,黃強練就了空中絕技,精準完成貨物吊裝,也透過這間他戲稱為“江景房”的駕駛室,看到了別樣的風景。
就是這份外人看來十分枯燥無味的工作,黃強卻從中體會到了有趣和好玩。他把門機操作變成了一場場闖關“游戲”。
去年,黃強獲評全國勞動模范。今年,他又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江蘇最美人物。而在他看來,這些成績是“玩”出來的。
題圖為黃強正在操作門機操作模擬器。受訪者供圖
“游戲”闖關者
黃強找來兩個水桶,盛滿清水,當作“貨物”,反復練習啟動、運行、停鉤等整套動作,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加班”練習,終于做到了“滴水不漏”。
來到張家港碼頭,記者跟隨黃強踏上門機旋梯,一步一步爬上距離地面25米高的駕駛室。瞟一眼腳下繁忙而“縮小”的碼頭,記者心中不禁有些發怵,而黃強早已如履平地。
坐定后,黃強輕踩踏板,晃動搖桿,轉動吊鉤,精準吊起貨船上的木材,穩穩放到卡車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在這個不足5平方米的狹小空間,他經常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你不覺得這很像玩游戲拼積木嗎?”黃強笑著說道。這份在外人看來十分枯燥無味的工作,他卻從中干出了樂趣。
2000年,18歲的黃強從學校畢業進入張家港港務集團,成為張家港第一批具有全日制中專學歷的門機司機。
“剛開始,坐上8層樓高的駕駛室,我看著地面也腿軟。操作時,鋼絲繩在半空中不停地打顫,貨物晃來晃去,急得我滿頭是汗。”黃強暗自琢磨,怎樣才能做到像老師傅們一樣“一鉤準”呢?
作業結束后,黃強沒有回去休息,而是找來兩個水桶,盛滿清水,當作“貨物”,反復練習啟動、運行、停鉤等整套動作。然而,只要動作稍有變形,水桶里的水就會灑出來。
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加班”練習,慢慢地,黃強終于做到了“滴水不漏”。
2個月吊散貨、3個月吊袋裝貨、5個月吊件雜貨、半年吊設備、1年能吊全部貨種……黃強縮短了以往新司機“1年散貨、2年袋裝貨、3年件雜貨”的成長周期,老師傅們不約而同地向他豎起大拇指。
2005年,在蘇州市第一屆“沿江杯”門機操作技能大賽上,黃強一舉奪魁。
“就像玩游戲一樣,一項一項闖關,挺有意思。”“過關”了的黃強,開始琢磨,能否總結出一套門機操作標準,將自己的奪冠秘籍傳授出去,讓工友們也掌握這項技能。
“游戲”指南和“游戲機”
“像做豆腐一樣吊馬口鐵,像放雞蛋一樣吊水泥制品,像堆積木一樣吊大型設備”……“黃強門機操作法”語言生動、實用性強,幫助門機司機快速成長。
說干就干,黃強仔細收集資料,結合實操經驗,把散貨、木材、件雜貨等各類貨種的整體吊裝過程進行標準化動作分解,編寫出了一套門機操作法。
這套操作法盡管只有短短400余字,卻非常實用,填補了當時門機操作書面材料的空白。一傳十、十傳百,這套操作法影響范圍越來越廣,成為集團門機司機的必學技法。不久,集團將其正式命名為“黃強門機操作法”。
“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旋轉四分之一周放一擋,二分之一周放二擋,半周以上放三擋,有障礙時放一擋,注意避讓”“當吊鉤由于慣性晃動到最大位置時,立即同方向扳動手柄,使用一擋進行微調,當吊鉤與鋼絲繩在一條重垂線時,手柄回零位停止”……操作法清楚寫明了起步、旋轉、停止等每一項門機操作的要領。
“一箭雙雕:利用沙桶下邊緣將木塊支架上方的兩木塊擊落”“畫龍點睛:將沙桶下方鋼針扎入立柱上方直徑10厘米的圓孔內”“像做豆腐一樣吊馬口鐵,像放雞蛋一樣吊水泥制品,像堆積木一樣吊大型設備”……操作法語言生動、深入淺出,指導性強,受到工友們的歡迎。
黃強還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煉出“垂直起吊法”“三次停頓起吊法”和“一次到位松關法”等“獨門心法”,幫助門機司機們快速成長。
一次,看到一名青年員工正在玩手游,黃強心頭突然涌出一個想法,“能不能讓門機操作練習也像玩游戲一樣有趣?”
他開始籌劃制造一臺練習門機操作的“游戲機”。
3個月后,黃強和同事們成功研發出一套門機操作模擬器。2020年1月,該成果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現在,在位于張家港港務集團港埠分公司的“黃強勞模創新工作室”,坐在門機操作模擬器上,戴上VR眼鏡,就仿佛置身碼頭,手握操作桿,即可進行“吊裝”操作。極大節省了門機實操練習的成本。
讓更多人找到職業樂趣
黃強為企業培養出了一大批藍領精英,他希望:“更多人喜歡上門機操作,踏踏實實干好,最終從中找到職業樂趣。”
2012年,以黃強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
黃強給工作室定下了“三個一”目標:培養一支司機隊伍、攻克一批技術壁壘、創建一流門機班組。他說,希望和工友們一起“玩游戲”。
工作上,黃強推行工作日志記錄評分及公示體系,激發班組活力,全力營造“比學趕超”氛圍;生活中,他導入班組親情文化,提出“一方有難八方助,一方有喜八方賀”的理念,將組員們擰成了一股繩。
長期以來,散裝化肥裝卸一直是港口裝卸的一大難題。
傳統用門機抓斗取料后裝駁的工藝,不但會在抓運過程中造成貨損,還會給港口環境帶來揚塵污染。
黃強從一條新聞中獲得靈感,“是否可以嘗試用集裝箱進行小比重貨物的轉運裝卸,這樣,只要解決起吊集裝箱和實現倒料操作,便可以達到化肥不落地的效果。”
他帶領工作室成員對集裝箱進行針對性改造,設計專用吊點,同時將集裝箱一端改造成兩條卸貨通道。
由于該裝置外形酷似魚嘴,黃強形象地給它取名“雙魚嘴集裝箱”。有了它,裝卸散裝化肥時就能做到不落地、無污染。該成果在2018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培養更多優秀的門機手,是我最大的心愿。”黃強牽頭成立了教練團隊,開展導師帶徒活動,為青年員工建立成長軌跡卡,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大大縮短了門機司機的培養周期。至今,已為企業培養了一大批藍領精英。
“要不是師傅,我可能早就改行了。”黃強的徒弟陳莉芳是張家港唯一的女門機司機,她告訴記者,每次遇到操作難題,師傅總是悉心指導、熱忱鼓勵,“培養了我對門機操作的興趣”。
看著自己培養出來的徒弟能夠獨當一面,黃強十分高興,“希望更多人喜歡上門機操作,踏踏實實干好,最終從中找到職業樂趣。”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