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陜西交控綏定分公司定邊收費站收費員(定邊藍天救援隊隊長)董浩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工作在陜西交控綏定分公司定邊收費站收費一線的董浩,是陜西榆林子洲縣人。2007年9月進入交通行業。14年的收費工作,讓他在單位這個“大家庭”中,始終傳承著優良“家”風,秉承著家規家訓中養成的不不怕苦、不怕累精神。于2019年9月,自發組建了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藍天救援隊,并擔任隊長。先后組織256名隊員,參與疫情防控保障、甘肅隴南文縣泥失流、鹽湖自行車賽事后勤服務、河南7.20特大洪水等救援保障活動。
傳承家風,逆行一線守護群眾安全
十四年的交通生活,讓他骨子里對這個充滿濃濃“家”國情懷的交通家園,將紅色基因根植在了言行中。“一名先進模范的背后有著努力和付出,而好家風也是其中一項潤物細無聲的重要組成”綏定分公司黨委副書記鄧威說。群眾有困難,他連夜奔走城鄉間送溫暖;災難發生時,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為災民排憂解難。當問起他的家風,他說交通這個“大家庭”讓他懂得了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他工作的定邊收費站位于陜(西)寧(夏)交界,每當在收費工作中,看到來往不同地方的“藍天救援隊”途經時,令他很受觸動。為了更好的發揮“社會責任”作用,他在2019年組建了定邊藍天救援隊,義無反顧投人投財投物。四處奔波拉贊助,求支援,組織隊員參加專業救援培訓、相關機構志愿服務認證等。自學救援知識,為社會群眾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和演練自護自救技能。2年的時間里,組織參加搶險、搜救、集訓等15起救援活動,自費公益不能阻擋他沖在志愿服務最前線。面對急難險重情況,他是應急搶險最美“逆行者”。
傳遞溫暖,將無私救援堅持到底
洪水來時,他是帶領隊員鑄成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堤壩。今年7月河南暴雨洪澇嚴重,他積極行動,組織救援隊轉移災區群眾,轉運物資,消殺防疫情。
7月21日上午,董浩向定邊藍天救援隊發布通知,帶領7名隊員備好沖鋒舟、發電機、消毒機等救援裝備,出發奔赴河南鄭州。面對現場急需救援的緊急狀況,他與隊員們始終在抗洪一線連續作戰,白天吃飯沒有固定時間,晚上睡在當地學校或是臨時搭建的帳篷里。攜手陜西其他藍天救援隊,共出船9艇280余次,轉移被困群眾2240余人,搬運物資400余件,轉運物資約5730余件,行船程約1000多公里。董浩連續奮戰9天,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白天帶領隊員搶險救災或消殺,晚上組織各隊長研究制定救援計劃。“我家人肯定也是擔心的,但是兩年的救援經驗,他們對我的身體素質和救援能力有信心,覺得我能勝利,也應該去做這件事。特別是7月26深夜,女兒在微信留言中說道‘哪里有難哪里就有穿藍色衣服的爸爸’!”董浩說,我要把小家的溫暖傳遞給社會,傳遞給更需要的人。
先后榮獲榆林市應急先進備勤單位、定邊縣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的董浩說:“社會認可我們的是無私奉獻,既然我們聚集在一起,就是要為社會做點兒事情,公益救援永遠在路上。作為定邊縣人大代表,我更應該付儲行動。!”但,當他每次通過自媒體發布救援信息時,都不忘備注跟帖:我是一名藍天救援隊員,更是一名交通人。董浩用自身的行動詮釋了交通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宗旨,時刻踐行和傳承著一名交通人的赤子之心,一名一線交通工作者的為民之情,一個交通優良“家”風的倡導者。“少說多做,默默奉獻,完善自我,善待他人”這是交通人董浩交出的答卷。(文/王雪)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