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河南省文化傳播企業聯合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安新中
以調解結,心系人民。情暖中原,助力平安中國。
安新中,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一位普通的人民調解員,卻時時刻刻閃耀著法理的光輝;于情充滿溫暖,于理凸顯公平 ,于法彰顯正義。恪守職責,執執求索,在平安建設中砥礪奮進!
平安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保障工程;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人民群眾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基礎工程。平安建設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人民調解的對象就是“以人為本”,所以人民調解是平安建設的源頭工作。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河南省省委書記樓陽生明確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南、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扎實開展“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三零”創建工作,完善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多元化解機制,最大限度把各類風險和矛盾問題防范在源頭、化解在基層。
安人為樂 初心如磬
安新中,這個姓名中的“安”字,好像注定他一生以安相伴,于人為安,于事為安,于新形勢下人民調解工作以忠!
人民調解,這個詞語對于一名普通的百姓而言,也許是抽象的,但因為安新中主任的踐行,使得這個詞語在抽象中具體而溫暖。
幾經周折,記者終于在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西側的興業大廈1102室,見到了被譽為河南省法院民調系統“定海神針”的人民調解員安新中主任。
他那兩道直且黑的眉毛,像是為了維護某種尊嚴而長的,那雙深褐色的眼睛在這兩道一字眉的映襯下,皆若有思,也若無思。欲語還止的目光中,深邃而充溢光輝,讓人總覺得他好像有什么法術。
他每年受理的案件都有上千起,調解成功率達到70%,無論案情如何復雜,他始終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他總能讓證據說話、讓事實說話,把案件說個明白,讓雙方當事人心服口服,當事人們習慣親切地稱他為安主任。
2019年4月一天,一位來自鞏義的30多歲農民,他那天的神情和四月里的陽光極不相稱,他找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安主任,你看我這事咋解決?”然后無助的目光就一直乞求地停駐在我的視線里……
原來他在7年前借給朋友8萬元錢,由于倆人關系比較好,當時就沒寫借條,借款人到現在也沒有償還能力,也沒還……我當時故意對他說,不行就直接起訴吧?
他一聽這話,馬上說不行。他說:“安主任,一起訴,我這么年的朋友可就沒了!我……我現在也沒有借條!如果起訴了,我這個朋友還會覺得他又不是不還我,還給弄到法院,辦他丟人不是!
聽他說到這里,我就明白了這個當事人的無助和糾結,于是趕忙打斷他說的話,叫他把借款人喊來。借款人來了之后,我先對他說,咱難的時候,人家借錢給咱,而且連借條都沒讓咱打,這么長時間,咱沒錢還人家,但是得有個話吧?人家媳婦心眼小,老和他生氣,過去幫了你了,現在你幫幫人家,借款人當時聽我說完,兩眼朝窗外望去,約摸過了15分鐘,然后重重的在這個還款協議上簽了字。
安主任說道這里,我看到有一種幸福的喜悅陡然間完全含蓄在他的口縫之間,口唇抿著的皺痕一直波及面頰,臉上的高凸與低陷幾乎全以表示喜悅的皺痕為中心。下眼皮差不多是直線的,因此雙眼略顯扁長了點,這眼睛的傾向,自然也和口唇一樣,是喜悅的標識。
由于基層法律意識的淡薄,民事糾紛等事情一件件接踵而來。
鄭州西郊一當事人李某于6年前將10萬現金借給朋友王某,去年當事人急著用錢,就打電話找王某要錢,結果王某電話不接,短信不回,去年5月李某在某飯店正好碰到正在請客的王某,李某說,你電話不接,短信不回,你借我的10萬塊啥時候還?王某紅著臉問道,我啥時候借你的錢?條呢?李某正好帶著條,就給王某看,王某接過條后看了看,就嚓嚓撕了撕填到嘴里給吃了,并聲稱,誰欠你錢,再要錢就打你!當時氣的李某到法院起訴,結果,在找到當時同桌吃飯人讓作證時,得到回答是,當時沒在意,不知道有這回事。當事人找到我們后,我們就從王某什么時間借的錢,款項來源,渠道、借款用途等做了調查,又調查了李某什么時間催過款,誰能證明,以及對方毀條你向誰提起過……等等,將證據鏈條逐一固定,最后找到借款人王某,我說,你還年輕,怎么會賴拿著錢呢?你也不是那種人,當時一定是讓你下不了臺才會這樣的……,在充足的卷宗及證據面前,王某終于說了實話,原來他也想還他錢,但經濟較為緊張,好不容易談一筆生意,基本談成了,他弄這一出,感到很沒面子,就把借條當場吃了。這件事在調解下雙方現場簽訂了還款協議。
鄭州市某區的閆某,8年前與張某合伙做生意各投資30萬,當時閆某家中沒有這么多現金,就借別人二十多萬,湊夠了30萬交給張某,誰知張某拿到錢后一去不復返,3年后不斷遭逼債的閆某又氣又恨,一場大病離開了人世!又過了3、4年,張某才遲遲返回鄭州,閆某弟弟得知后,多次找張某討要未果,由于沒有借款憑證等手續,再加上當事人已離世,案件遲遲沒有結果,我們接到案件后就派人直接去找到了張某,向張某出示證件后,詢問何時能將30萬歸還當事人家屬,張某一臉無奈地說,你看我現在這樣,哪有錢還他啊!我們當時就提出,那你也得想辦法還,了解完后就讓張某在調查記錄上簽字,誰知張某說,這字我不能簽,我當時就告知張某,我們來時當事人有調解申請,并且我們已經向你出示了證件,程序合法,你當著調解員的面承認拿了人家30萬,你不簽字,我們可以注明你拒簽理由,然后我們陪同當事人一起到法院對你提起訴訟,你需要承擔的是30萬8年的銀行利息,律師費、訴訟費、執行費、誤工費等費用,你可能要承擔60萬的費用,這就是結果,不信你可以試一試,現在對方只是讓你歸還本金,你還不愿意,你想干啥?在我們堅持下,最終張某在調查筆錄和還款協議上簽了字。第二天,當事人的弟弟專程來到辦公室,對著調解員在地上重重的叩下一個響頭。
“那重重的叩頭聲,猶如穿云裂石!那一刻,我心堅石穿!“——“人民調解,調解人民,初心如馨,永不言棄!”
匠心筑夢 篤行致遠
人民調解員一定要對黨絕對忠誠!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做到對馬克思主義虔誠而執著、致信而深厚,筑牢精神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同擔任的工作職責相匹配。
人民調解員在接待案件當事人的同時,作為黨和法院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與案件當事人面對面交流,為群眾化解矛盾、解決群眾問題的,不僅肩負著定分止爭、化解矛盾的重任,還展示了我們黨為民服務和法院司法公平正義的形象。在我接觸的當事人當中,絕大部分都經過了一審、二審、終審法律程序,能到省法院要公道的大多數人都是滿肚子委屈,不是指責這個領導造成的錯判就是法院那個法官的問題。人民調解更是打通黨和群眾、法院與群眾心理距離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每一個調解員必須時時維護黨的形象,維護法院形象。
2020秋季的一天,省委某單位領導剛一上班就打電話把我叫到辦公室,我趕到后看到一個當事人正向領導訴說他開發的房產判給他人判決的不公……,領導看到我后對那人說,這是調委會的安主任,你和他說吧……,當事人就對方找了法院誰誰,給他造成錯判,把他整棟樓房給判沒了等等,官司打了好幾年,這時候你要是光聽他說恐怕一天也說不完,我便直截了當說,你不要管人家怎么怎么著,你也拿不出證據,你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你的案件說清楚,證據提供清楚,結果經過2個小時的閱卷,確實感到案件判決存在問題,我就讓他把庭審筆錄復印出來,我要看你當庭怎么說,結果在庭審筆錄上發現,二審當事人就沒有到庭,是律師代理的,律師當庭承認,該房產是對方的,他只是施工方,法院據此作出了判決,得出結論后,當事人幾乎是暈了過去,幾年的上訪告狀,花費大量精力,原來問題就在自己身上,其實他不明白,法官對每起案件的判決是非常嚴謹和慎重的。
人民調解需要有縱橫有方的協調處理問題的能力。在新的形勢下,社會矛盾涉及面廣,重大的突發性事件多,有公民與公民之間的、有公民與法人之間的,還有跨地區、跨行業的各類復雜疑難糾紛,所有這些決定了人民調解工作對上、對下、縱橫協調的工作特色。
2020年7月,某縣十幾名群眾來到省法院反映所在新華街支部書記馬某將二十多戶政府救濟貧困群眾的低保以每戶2千元價格賣給他人,而真正貧困戶吃不上低保,接到這起群體性調解案件后,我們迅速趕到該街道實地了解調查,后將調查結果呈送省救濟處,將套取低保的個別人予以清除,讓十幾戶真正的貧困戶享受到了政府救濟。避免了事態擴大。把握矛盾風險剛發生時的“黃金”處置窗口,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動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事態在第一環節控制。
人民調解要具有深入調查研究能力。要化解矛盾,定止紛爭,靠的是讓證據說話,讓事實說話,讓雙方當事人心服口服。這就需要調解員能夠運用各類學科知識,運用調查、收集、篩選、分析、綜合、成卷的方法,當好法官的參謀。
2019年,鄭州市某區王某,承包荒山13年,后荒山被旅游部門收購,賠償170萬,在王某領取賠償金的時候,全村人竟和他打起了官司。理由是,承包荒山協議沒有經過村民代表大會通過,違反村民組織法,一審、二審、裁決王某均敗訴。王某找到調解員,訴說判決不公,并產生輕生念頭,調解員一邊安慰王某,一邊積極派人實地了解情況,并找到了當時的支部書記,當時村長,當時的治保主任等了解當時協議簽訂情況……具了解,當時這座山是光禿禿的,寸草不生,不時還能聽到開山炸石爆炸聲,石頭滾下還砸死村民兩人,村里早就想把荒山綠化,可損害到幾個村民在開山賣石頭利益,開了幾次村民大會,荒山沒有人敢承包,最后經與老書記王某做工作,王某才在承包協議上簽了字,現在荒山綠化的好了,村民一看賠了錢,紅了眼,都想與之爭利,就這樣打起了官司。整個案件基本還原后,我動員王某走法律渠道,向省院申訴,隨后便把卷宗整理,拿出調查意見,移交至審判法官,終于王某得到了合同不宜解除的公正判決。
目前為止,受理的調解案件疑難部分調查筆錄,證據證言整理成卷的已達到上百冊,并采取分流處理辦法,屬于法院職責范圍內的移交之辦案法官,屬于違法違紀的成卷后,移交至紀檢部門,屬于涉黑涉惡部分都已移交相關部門,成功的化解了大量的群眾各類糾紛。
執執求索 臻于至善
安主任說,當下人民調解員隊伍文化水平總體偏低,尤其是村級組織調解員多數都是文化程度不高,且年齡結構偏大;一些調解員對法律和政策掌握不夠,專業知識、實踐經驗缺乏,調解糾紛的能力和技巧欠缺,絕大部分調解員仍然沿襲舊的模式,遵循儒家“和為貴、禮為賢”的理念,糾紛發生后,勸說雙方當事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和為貴,折中處理,對于新形勢下人民調解工作沒有與時俱進,缺乏守正創新。新時期人民調解的法律與業務素質應該有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別是人民調解制度改革后,調解對象范圍的擴大、調解制度與訴訟制度相銜接的趨勢,文化知識、社會知識、法律知識、心理知識、邏輯知識成為人民調解員任職和提高調解成功率的重要條件。
據悉,這位安主任為了掌握調解技巧,準確達到定止紛爭,不斷鉆研法律知識,積極研究調解技巧、調解與邏輯學的關系,調解與心理學的關系、調解與社會知識的關系等;以及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公安調解、行政調解方式方法,這也許就是他調解成功率高的基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為了能切實做好新時期錯綜復雜的調解工作,安主任以“擠”和“鉆”的精神,充分利用休息時間為自己“充電”,不斷學習經濟、政治、法律、心理、邏輯、哲學、社會、溝通、等各方面知識,多讀書、讀好書,從而不斷汲取智慧和營養,為調解工作夯實基礎。
隨時隨地“我要學”,明明白白“學什么”。根據實際工作中調解的難點,精準性的學習,請教、總結。無數個深夜,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那一個個矛盾疑結在他大腦里徘徊……于是,那扇高1.5米寬1米的窗戶成了他黑夜里唯一找尋答案的窗口,無眠的夜里,他總是習慣性地把目光移向那扇窗,專注而凝重,他堅信他一定可以尋找到解結的新辦法,一定可以打破“解鈴還須系鈴人”思維!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我曾受理一起房地產產權糾紛虛假案件,當事人雙方各說各的理,法院一審、二審、最后裁決都完了,最后敗訴方認為自己虧了來省院找調解員,結果經調查還原,雙方原是合伙經營,糾紛后雙方為了獲取更大利益,都在說是自己的。
在當事人陳述案情時,我從當事人身體小動作、個人小習慣等方面入手,小到眉毛、眼睛、嘴巴、脖子等身體語言等細微洞察,科學精準的讀取當事人信息,比如,在了解到關鍵性問題時,我發現當事人的眼睛向右邊看……那大多是在回憶過去,如果是往左邊看,那一定是在說瞎話;谶@種情況,我斷定這起案件本身就是一起虛假訴訟。然后案件還原后,法院啟動了再審程序,捍衛了法律的尊嚴,維護了法律的權威!
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科。是調解員正確了解案件經過,調解案件必學的一門課程,通過一種本能反應,能折射出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意圖。微動作作為人類的一種本能,不受思想意識的控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日常案件調解中,每個當事人大多數時間都在表現著微動作,如果我們錯誤地理解微動作的含義,就會對了解案件形成錯誤的判斷。
近年來,商品房買賣交易合同糾紛案件不斷,數量猛增,屬新型涉群體性案件,此類案件特點,業主經常與開發商對峙,雙方當事人的情緒容易激動,處理難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引起集體上訪事件。面對這個難題,調解員實地勘察,搜集資料,召開會議,分析案情。把調解放在第一位,力爭調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把糾紛化解在源頭。
去年以來,調解員先后受理碧桂園、名門、亞太等房地產與業主的多起群體性糾紛案件,累計涉及業主達一萬余戶,這類案件業主們大多抱團訴訟,集中調解很難有實質性進展,承辦調解員采用了單獨“一對一”調解的方法,當面與業主溝通,了解業主的訴求,向他們耐心解釋相關法律規定,在調解中普法,真正讓法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各類不穩定因素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把各類社會不良心態和苗頭隱患疏導在早,化解在小,杜絕引發個人極端案事件。
人民調解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糾紛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被國際社會譽為“東方經驗”。
人民調解是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是平安建設的基礎性,根本性,保障性工程,也是司法行政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在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的開局之年,一定要對標“十四五”規劃的宏偉藍圖,對標人民群眾對平安的新期待,始終秉承調解為民的“初心”,慎密調查解結的“匠心”,不舍晝夜解疑釋惑的“恒心”,守護社會平安的“公心”,讓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蹄疾步穩,讓“東方經驗”舉世矚目!(文圖/林娜)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