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警26年來,對交通違法,他“黑臉”無私,先后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0萬余起,沒有發生一起投訴、上訪和復議案件;對人民群眾,他滿腔熱忱服務,廣受好評,群眾親切地稱他為“小黑哥”。
他叫韓建軍,是山東省泰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泰山景區大隊教導員,曾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好交警、全國交警系統執法標兵、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多次榮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
韓建軍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他在平凡的警察崗位上用忠誠、責任和信念,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和人民警察的使命與擔當。
忠誠擔當,做平安交通的“守護者”
多年來,不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韓建軍始終像釘子一樣“釘”在路上,用泰山挑山工的敬業與執著,除隱患、防事故,守護著轄區路暢人安。
2020年1月13日凌晨2時許,韓建軍帶隊巡邏至下港鎮姚下路時,在路面發現了清晰可見的輪胎水印,他判斷剛剛有大貨車駛過,隨即循著水印方向尋找,果然,在附近村莊發現4輛大貨車。經查,這幾輛貨車超載違法事實成立,均被依法處罰。
2019年4月的一天,韓建軍到下港的幾個村子巡邏,發現有幾輛車在路上停著,破舊不堪,其中一輛大客車已經改成了紅白喜事的流動餐車。韓建軍意識到這些車輛很可能達到了報廢標準。拍照取證后,韓建軍迅速查詢車輛信息,不出所料,這些車輛均達到報廢標準,國家明令禁止上路行駛。他多次嘗試聯系車主,無果。為了及時消除這些報廢車的交通安全隱患,第二天,他和同事將這些車輛全部拖移至停車廠,通過持續工作,最終收繳了這批報廢車輛。
工作中,韓建軍始終堅持依法辦事。對酒駕、無證駕駛、車輛套牌等嚴重違法行為“零容忍”,對違法行為“打招呼”的情況,誰來說情也不行。有人通過托關系遞條子請求高抬貴手,他都置之不理;有人給他送煙送卡走“后門”,他都婉言拒絕;有人跟蹤威脅恐嚇,他無所畏懼,始終堅守“底線”。
這些年,許多曾被他處罰過的交通違法行為人都紛紛稱贊:“小黑哥”是個好人,是一名好警察,鐵面又貼心。他先后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0萬余起,沒有一起投訴、上訪和復議案件。
主動作為,做交通管理的“排頭兵”
從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以來,韓建軍扎根基層,堅守崗亭,勤于學習,善于鉆研,敢于創新,在任中隊長、副大隊長期間,所負責的轄區中有30余所學校和幼兒園、14個社區、50多處信號燈,交通管理難度非常大,對此,他研究總結出“四勤四看四做好”“非機動車雙向分道行駛”“高峰限時禁左”“車流快出慢進”等工作方法。
游覽泰山有四大入口,其中紅門與天外村是兩大游客集散地,兩地相距僅2公里,每年有近百萬游客慕名而來,在春節、五一、十一等重大節假日及暑期旅游高峰期,單日車流量最高可達10余萬輛次。旅游車輛集中涌入,紅門與天外村出現擁堵,通行緩慢,而且停車位一位難求。游客在環山路尋找車位,不僅加劇了擁堵情況,更耽誤了出行行程。經過觀察,韓建軍發現連接紅門路的觀光路停車秩序混亂,直接影響了通行。他走訪了30余家商鋪與民宿及部分村民,廣泛聽取意見,并爭取群眾支持。通過設置施劃規范標志標線、雙崗合一、設巡邏崗等措施,形成“蓄水”管理法,有效地緩解了擁堵。
龍潭路路口是不規則的“丁”字形路口,北面的天地廣場也是乘坐大巴登山的旅游集散中心,上下山的游客都要經此路口通行,形成人車混行的局面,造成交通不暢。韓建軍在路口西南側、北側設置臨時隔離護欄,進行人流與車輛的物理隔離,引導行人通過地下人行道通行。此舉有效減少因人流橫穿馬路造成車輛讓行,讓路面暢通,提高通行效率,形成了“導流”管理法。環山路沿途有幾家大型單位,晚高峰時出車形成堵點,直行與轉彎互不讓行形成堵點。他采取加臨時“閘”的管理措施,以單位門口與道路交接處為“閘”,人工控制單位車輛出入量,避免單位出車與道路通行車輛形成沖突造成堵點。巡邏警力視情加臨時崗,在十幾分鐘內,配合路口紅綠燈,完成單位出車,解決小堵點,形成了“加閘”管理法。
無私奉獻,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群眾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在群眾心里就有多重。”韓建軍明白這個道理。
2020年2月15日,新冠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韓建軍冒雪巡邏,途經大津口鄉時,遇到一位未戴口罩且行動不便的老太太。他下車詢問得知,老人今年88歲,因自感發熱兩天,要到大津口鄉衛生院看病。了解情況后,韓建軍給老人戴上口罩,并攙扶上警車,先將其送回家拿上身份證,后將其送到了衛生院,并自掏腰包為老人支付了藥費。看完病后,又驅車將老人送到家。臨別前,老人緊緊握著韓建軍的手不停地說道:“孩子,你們救了大媽一命啊!”
“人在路上,路在心中,群眾的安危重于泰山。我誓做泰山腳下一青松,為千家萬戶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韓建軍說。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