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關于社保的種種新聞接踵而來。先是多地紛紛上浮社保繳費基數標準,不少企業連呼“承擔不起”,然后是關于我國社保繳費率的話題又起。據清華大學教授白重恩的測算,我國的社保繳費率在全球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約為東亞鄰國的4.6倍。
盡管白重恩教授隨后表示,網上傳的“中國社保繳費全球最高”不是其原話,有些意思也有曲解,但說中國社保的繳費率偏高,應該是事實。就在前不久,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明確表示,現在的養老保險繳費水平確實偏高,“五險一金”已占到工資總額的40%至50%。高達工資四至五成的社保繳費比率,這個數字當然不低,難怪個人和企業都叫苦“承擔不起”。
所占工資總額四成乃至近半的社保費支出,無疑不僅是數字的凝重,更是一種現實的無法承受之重。對企業特別是人力密集型的加工制造業,它構成了直接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或是持續發展的巨大支出;對于宏觀的社會保障體系,它亦足以形成一種“兩難處境”:一方面個人與企業紛紛抱怨,另一方面,保持或提高此種高繳費水平,又會動輒招致社會反對。既不能讓繳費者倍感壓力,又要讓社保基金總量處于某種安全和可持續狀態,那么,最合適的路徑到底何在?
依靠社保基金的經營和資本化運作來增值,至少當下尚不現實。一切或許仍然得回到國家投入的層面,而其中最不應被遺忘的,則是將“國企利潤劃入社保基金”。國企乃全民之國企,其利潤分紅亦理當用于社會性的民生和保障領域。國務院《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文件中也規定,國企的稅后紅利可以部分用于社會保障支出。而根據國資委的數據,最近幾年來,全國性的國企利潤總額都呈同步增長。
政府扶植民生和保障領域的社會責任不可推脫。這邊廂是數以萬億計、逐年遞增的國企利潤總額,那邊廂卻是少得可憐的用于補充社保基金支出的國企紅利——財政部有關2014年的預算支出安排就顯示,央企上繳紅利對此的相關支出資金只有184億元,占比僅為12%,這實在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尤須指出的是,當前社保基金特別是養老金的總體欠缺,很大程度上正是緣于國企在養老金體系構建前的歷史性欠賬。在充實社保基金的事項上,國企不僅存在責任,更有義務。
顯然,“社保繳費率世界第一”的真與假,遠不是關鍵問題。關鍵的是,社保體系與社保基金所直面的現實壓力只會遞增,要讓社保基金儲備跟得上發展的社會情形,必須采取成系列全方位的補全舉措,必須尋得一種國家承擔起更多投入和統籌責任的方式。與那些宏大的安排相比,“將國企利潤劃入社保”顯得必要,也具有可行性。無論如何,它都不應該被遺忘。在“社保繳費率世界第一”的被爭議新聞后,它有必要被重新提起,并被著重關注。
王聃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