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根據國家新出臺的政策,您可以領取到一筆3680元的殘疾人福利補貼,請您提供銀行賬號!”吳霞(化名)是龍門縣一名殘疾人,日前一個陌生電話打來,通知其領取殘疾人福利補助,她信以為真,最終在騙子的誘導下通過銀行ATM機給對方轉賬了近2萬元。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接到多名殘疾人家屬反映,接到類似以發放政策性福利補助為由,專門詐騙殘疾人家庭的詐騙電話。對此,市殘聯發公告提醒殘疾人家屬應提高警惕謹防受騙。11日,南方日報記者假扮殘疾人家屬撥通施騙電話,揭秘騙術。
案情 多個殘疾人家庭接到詐騙電話
謝小姐是一名聽障兒童的母親,8日上午,她接到陌生號碼來電,通知她領取殘疾人家庭福利補助,因為以前確實領取過當地政府發放的一些補助資金,并且對方能夠準確地說出其女兒的名字、殘疾類型和家長信息等,一開始她還信以為真,后來才發現原來這是一種新型的電話詐騙。
“他們給了我一個領取補助金的編號,并讓我聯系另外一個電話號碼。撥通電話之后,對方要求提供銀行卡號。”謝小姐說,因為以前領取政府發放的補助金都要帶齊殘疾證、戶口本、身份證等證件到當地殘聯現場辦理,因此謝小姐很快發現是詐騙電話,便掛斷電話。
市殘聯康復中心一名殘疾學童的家長陶小姐近日兩次接到類似的詐騙電話。“殘疾人家庭都比較困難,如果被詐騙了更是雪上加霜,希望有關部門嚴厲打擊這樣的詐騙行為。”陶小姐說。
記者從惠州市公安局獲悉,近期110報警平臺已經接到了不少以發放福利補貼為由,專門詐騙殘疾人的報警信息,其中龍門殘疾女孩吳霞被騙走近2萬元。9日,記者致電吳霞了解被詐騙的過程,不過其情緒較為低落,并表示不愿意與陌生人通電話。
記者拆招 騙至柜員機操作誘導轉賬
11日下午,記者假裝陶小姐的丈夫撥打了騙子指定的開頭為“170”的廣州手機號碼,申請“領取”補助金。在簡單核實了身份之后,一名自稱民政局財政科王主任的女子要求記者提供一張近期有在使用的銀行卡賬號,并表示需要記者到銀行的柜員機與補助金發放系統對接才能成功領取補助金。
隨后,記者攜帶一張沒有余額的工商銀行卡到達該銀行柜員機,并按照“王主任”的要求給她打電話。其要求記者插卡輸入密碼,按照其要求操作柜員機,并且“速度要快,否則操作就不成功”。其首先要求記者查詢銀行卡余額,并準確報給她,記者謊稱有10000元余額。隨后其讓記者“返回”,并隱晦地引導記者進入“轉賬”界面,并輸入實為一個銀行賬號的一串號碼,然后輸入“9870”(實為轉賬金額9870元),再連續3次按“確定”。“然后有沒有出現交易成功的提示。”最后“王主任”問。
記者發現,雖然對方用語隱晦,不提“轉賬”等字眼,但此過程實為向其指定的賬號轉賬9870元,因此記者沒有按下最后的“確定”鍵,并以操作不當銀行卡被吞為由掛斷電話,并報警。
市殘聯 政府發補貼均需填表申請
針對這一專門向殘疾人及家屬實施的新騙術,日前市殘聯發布公告提醒殘疾人家屬謹防上當。
“目前惠州市確實有一些對貧困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的補貼項目,有時也會有一些其他補貼。不過無論是什么補貼,一般都要先發文到各縣區殘聯,再由縣區殘聯通知鎮街殘聯機構組織殘疾人報名,并需要填表寫申請書等,不可能隨便打個電話要個銀行賬號就發放補貼的。”市殘聯有關負責人說。
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提醒,在接到陌生來電并提到錢或者銀行卡的時候市民應該提高警惕,不要隨意輕信。如果對方要求到柜員機操作,一定不能相信。“如果無法甄別可致電相關部門或者110報警平臺咨詢。”
質疑 是否殘疾人資料庫泄密?
多名殘疾人家屬懷疑,接到詐騙電話可能是殘聯系統的資料庫泄露了。對此,市殘聯有關負責人表示,殘疾人信息泄露有很多渠道,就像很多買了房或車的人信息很快就泄露了一樣。“因為殘疾人資料庫是全國統一的,日常維護管理由中國殘聯負責,所以是否被不法分子入侵或者通過其他手段竊取不得而知,目前已經將這些情況向省殘聯報告了。”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