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傳統的“銀行系P2P”是銀行從股權層面對P2P的信用做了潛在背書,那么現在銀行還可以通過另一種業務層面的方式實現對P2P平臺增信。
近日,中信銀行與P2P行業龍頭宜信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資金結算監督、大數據金融領域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其中在資金結算監督,中信銀行與宜信公司此次打造的創新模式在業內首開先河。
宜信創始人、CEO唐寧在回應《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預計僅宜信2015年在中信銀行的新增托管資金將達數百億元,如果銀行業全面對P2P行業進行資金監管,則“P2P從根本上可以告別跑路了”。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表示,互聯網金融的短板在于安全性和風險管控,這恰好是傳統金融的基因,做金融一定要管控風險,安全性。所以我們傳統的金融機構與新的互聯網金融的合作剛好可以彌補銀行體系以外的互聯網金融的短板。對于P2P跑路的風險怎么管控的問題,楊再平表示,“銀行托管的介入,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此外,楊再平還透露,2014年11月份,中國銀行業協會托管業務專業委員會在南寧達成了幾點共識:P2P的發展要解決安全問題,一是交易資金和自營資金的隔離,二是資金劃撥和資金結算的安全性,而這些都是銀行托管可以解決的。
中信銀行副行長蘇國新表示,“從長遠來看,不論是互聯網企業從事金融,還是金融機構進入互聯網領域,謀求的都是協同效應,而非簡單的多元化,雙方應該是共生和競合的關系。”
“宜信和中信即將聯手打造的資金結算監督模式是P2P平臺與銀行合作在資金結算監管方面的模式創新,非常適合現階段國內的金融環境,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宜信公司CEO唐寧介紹說,“宜信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P2P公司,一直在探索行業規范化發展。籍此次合作,宜信也成為了第一家真正與銀行達成資金結算監督意向的P2P平臺。”
除了資金結算監督,宜信和中信未來還將在財富管理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主要面向宜信財富貴賓俱樂部客戶,為宜信財富客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的同時,也預示著雙方嘗試在財富管理行業的合作拓展。
“作為一家創新互聯網金融公司,宜信此次和傳統金融旗艦中信銀行在各個領域展開合作,表明了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創新并不旨在‘顛覆’,而在于‘補充’傳統的金融機構,共同為我國建設多層級的金融體系貢獻力量”,唐寧表示,“未來十年,中國將有至少1億農民順應城鎮化發展的需要邁入城市,宜信在過去九年中始終致力于扶持這一高成長性人群的金融需求。展望未來,我們將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共贏,共同服務農村市場。”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