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河間、公安紀委書記 蔡永強
一、始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百行德為先。紀檢監察干部的“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紀檢監察干部的“德”體現在對黨忠誠、服務人民上。紀檢監察干部是黨的忠誠衛士、群眾的貼心人,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旗幟鮮明反對腐敗,全心全意服務人民,始終與黨同心同德。紀檢監察干部的“德”體現在忠于職守、堅貞不渝上。王瑛同志有句名言:“我什么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紀委書記這個稱謂。”紀檢監察干部如果在工作中不能堅持原則、不愿觸及矛盾、不敢監督和辦案,怕負責、怕擔當,這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的缺失。紀委書記、紀檢組長要在敢負責、敢擔當上作表率,按照黨章和有關規定,切實履行好職責。紀檢監察干部的“德”體現在鐵面無私、秉公執紀上。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紀為準繩,做到辦信公道正派、辦案不徇私情。要始終把紀檢監察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對品行端正、有能力的干部大膽使用;對德性不好的,不僅不能提拔使用,還要批評教育,該處理的嚴肅處理,努力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
二、始終堅持人崗相適、人盡其才
反腐倡廉事業迫切需要大量有真才實學,想干事、真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紀檢監察干部。要科學引進人才,既堅持標準,嚴格執行資格準入和“凡進必考”制度;又不拘一格,拓寬選拔渠道,注重面向基層選調和錄用熟悉經濟、金融、法律、審計、網絡信息等知識的人才。要科學配置人才,嚴格按照紀檢監察機關崗位能力席位書的要求配備和使用干部,努力使干部能力水平與所承擔的任務相統一,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崗相適。要科學培養人才,加強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要高度重視紀檢監察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加快建立人才儲備庫,確保事業后繼有人。
三、始終堅持競爭擇優、優勝劣汰
競爭擇優、優勝劣汰是永葆干部隊伍生機活力的根本保證。紀檢監察干部的提拔使用必須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強,決不能“排排座”、熬資歷,更不能搞照顧。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者上、庸者讓、劣者汰”的良好氛圍。領導職務競爭上崗要規范條件、方法和程序,科學設定考試內容,確保優秀干部脫穎而出。對于工作勤懇、群眾公認的同志,可以采取“兩推一述”的辦法解決職級待遇問題。無論采取哪種選拔形式,關鍵要看工作實績,決不能簡單地以分取人、以票取人。要建立健全紀檢監察干部日常管理臺賬,對干部日常表現進行記賬式管理。考核評價干部時,要把結果管理和過程管理、一時表現和一貫表現有機結合起來。對于業績突出的干部,既要通過晉升提拔激勵,又要采取記功、嘉獎、表彰、安排休假等多種辦法進行激勵。對業績差的、完不成任務的,要采取降級、降職、轉崗、辭退等辦法進行淘汰,為優秀干部騰出成長空間。
四、始終堅持正人先正己、打鐵自身硬
紀檢監察干部只有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凈,才有資格、有底氣監督執紀、懲貪治腐。當前,紀檢監察干部面臨腐蝕與反腐蝕的考驗更加嚴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廉政風險,導致權力濫用。對此,要保持高度警覺,對紀檢監察干部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要進一步強化“正人先正己”的理念,把“自身過硬”作為紀檢監察機關的“金字招牌”來培養,把“正氣、正派、正直”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的職業品質來砥礪。要強化內部監督制約機制,解決好“監督者再監督”的問題,特別在信訪舉報、案件檢查、案件審理、糾風、執法監察、干部人事等關鍵部位,在信訪處置、初核、案件調查、提出處理意見以及對重大事項、重大事故的監督檢查等重要環節,制定相應的內部監督措施,不斷健全完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防止和糾正紀檢監察干部作風不正、行為失范、言論不當等問題。嚴格執行辦案回避、公務回避等制度,嚴肅紀檢監察工作紀律尤其是辦案紀律和保密紀律。對發現的違紀苗頭,該提醒的及時提醒,該批評的嚴肅批評,該制止的堅決制止,做到防微杜漸。對不適宜在紀檢監察機關工作的,要堅決調離;違紀違法的,要嚴肅查處,不能護短,切實維護紀檢監察機關的良好形象。
因此:在河北省河間由蔡永強紀委書記帶領這樣一支敢打硬仗隊伍,蔡永強中國共產黨員,畢業于公安學校,1991年從民警到河間市公安局刑警大隊長,現任河北公安局黨委委員,紀委書紀,在這26年歲月里,蔡書記能打勝仗刑偵精兵,一路亮劍精神的隊伍,忠于中國共產黨,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嚴守紀律,保守秘密,不怕犧牲,清正廉潔,打擊黑惡勢力一系列專項嚴打斗爭換來百姓生活和諧與平安。得到了當地百姓的認可,百姓口中的我們在這里生活有安全感,這是公安干警用鋼鐵身軀及迅速實戰的隊伍得到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