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烏魯木齊大雪紛飛。
這一天,53歲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趙鐘勇突發疾病,犧牲在了工作崗位上。
趙鐘勇去世時,連一張像樣的照片都沒留下。他身著制式白襯的遺像,是用制式藍襯PS而成的。
自治區公安廳政治部人事處地方干部科副科長趙磊在參加趙鐘勇遺體告別儀式時,看到那張遺像,淚如泉涌。
趙磊說,2013年,趙鐘勇晉升為三級警監,換發了白襯衣,其間廳機關組織了幾次更換警察證照片工作,每次趙鐘勇都因忙于工作,沒趕上補照照片,最后一次,趙鐘勇就讓他把以前的照片PS了一下,趙鐘勇當時說:“沒事兒,能看出來是我,好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趙鐘勇1984年7月參加工作,先后在新疆額敏縣統計局、塔城地區公安局、自治區公安廳等單位工作。工作33年來,他只請過兩次假,一次是妻子生孩子的時候,請了1天假;一次是父親去世的時候,請了3天假。
“他的名字就是一生的寫照,既忠且勇。”自治區公安廳政治部主任張澤玉深情地向《法制日報》記者回憶說。2006年,趙鐘勇被任命為塔城地區公安局副局長,主管刑偵工作。他之前從未接觸刑偵專業,作為老戰友,張澤玉一直想帶他去找老刑警拜師,還沒付諸行動,就看到了一則信息:當地一樁兇殺案一直未破,趙鐘勇去現場調研分析,提出了新思路,從原來被誤導的死胡同中走出來,案情真相大白。
“當時,他的專業能力已堪比老刑警。”張澤玉說。
此后趙鐘勇的工作經歷屢屢印證了張澤玉的判斷。
2010年,新疆警方打掉黑惡勢力“塔城李忠慶團伙”,趙鐘勇任專案組塔城分組負責人。他帶領分組成員日夜奮戰,出色完成了任務。
“他工作細致扎實,甚至倒追到十幾年前的犯罪行為。”張澤玉說。
當時不少人揚言報復,趙鐘勇一身正氣,毫不畏懼。
曾參與案件偵辦的烏蘇市公安局甘河子派出所教導員蔡強說:“那時群眾一提到‘李忠慶’三個字就心生恐懼,一些受害群眾不敢報案。”
作為專案組塔城分組組長,趙鐘勇帶領專案組成員耐心做受害者工作,在公共場合設置舉報箱鼓勵群眾舉報。
有人問趙鐘勇:“你家在塔城,就不怕黑社會找上門報復嗎?”他笑著說:“怕什么?我還正要找他們呢!”
趙鐘勇作為案件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堅持原則、敢于碰硬,為這起案件的成功偵辦做出了突出貢獻,榮立個人二等功。
擔任塔城地區公安局副局長分管刑偵工作期間,趙鐘勇始終將偵查工作重點放在執法質量、破案能力的提高上,協調刑偵、技偵、經偵、網偵部門緊密配合,先后指揮偵破多起重大案件。
2013年,趙鐘勇調任自治區公安廳政治部人事處處長,面對嚴峻的反恐維穩形勢,為確保公安隊伍的旺盛斗志,趙鐘勇結合優撫工作經驗,充分考慮民警工作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民警住房、醫療保障和參加工傷保險等政策建議。
此后,經過大半年的論證協調,新疆先后出臺各項政策,切實緩解了公安民警的實際困難,提高了犧牲、負傷民警的優撫待遇,凝聚了警心,激勵了斗志。
2015年7月,趙鐘勇任治安管理總隊黨委副書記、政委。在這個崗位上,他深入基層調研,從偏遠農村警務室到繁華鬧市派出所,跑遍了天山南北,聽取廣大基層民警心聲,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強力推動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社會面防控、危爆物品管控等工作,完善了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的基礎。他狠抓信息化建設工作,提出了各類數據信息“即采即應用”的理念,為公安“大數據”、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提供了源頭活水。
自2016年2月任交警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直至犧牲,趙鐘勇沒有簽過一張免罰單。
他妻子曾因超速,駕照被扣6分、罰款200元,也是自己排隊去交罰款。
這個罰款記錄,被交警總隊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王云打印出來,放在辦公桌上,作為警示說情者的“擋箭牌”。
不管誰來說情,大家都會說:我們總隊長家的車照樣扣分罰款。
2016年冬天,新疆全區交警都穿上了熒光綠警用制服。民警們普遍反映,“這身衣服防風保暖,在風雪嚴寒中執勤不冷了”。很少有人知道,趙鐘勇參與了這身制服的設計。
新疆冬季風雪天氣多,低溫時間長,基層民警長時間在室外執勤,很容易被凍傷、凍病。趙鐘勇經過實地調研,與廠家共同商議、設計,什么地方掛對講機、什么地方放手機、反光條打在何處最合適……所有細節全部敲定后,迅速投入生產,在2016年冬季來臨前,及時配發給了全區交警。
趙鐘勇的創新能力讓交警總隊的同事們格外欽佩。交警總隊綜合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張偉說:“趙總對數據管理非常重視,但是他不做‘大數據’噱頭,而是從實際出發設立數據管理室,并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技術研究所。他在便民服務上創新更多,如推廣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和手機APP應用,采取簡化行政審批、啟動機動車檢驗監管平臺等一系列措施,受到廣泛好評。”
2016年,通過抓社會共治和科技應用,全區交通事故預防工作成績斐然,群死群傷事故發生數降至2006年以來最低值。
同事焦道通在趙鐘勇犧牲后送上了一幅挽聯,表達了大家的悲痛之情:一身正氣時刻亮劍保穩定,汗青尚難述忠誠;兩袖清風歷久彌新留后人,天地定能容勇士! (潘從武 孫豐博)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