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波在排查隱患
“當時我有說不出的感受,心里想著再也見不到父親了,眼淚就嘩嘩的忍不住掉下來,總感覺心里很愧疚。”魏小波悲傷的說。12月18日,黔東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五大隊民警魏小波接受筆者電話采訪時,他和同事正在高速公路上巡邏,仍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
魏小波和同事在路面作業
父親病危,他仍奔忙抗凝保暢一線
今年36歲的魏小波,老家是貴州省沿河縣農村,2011年11月,他考入黔東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大隊。
魏小波年邁的父母在沿河老家務農,大哥大嫂長年在外面打工。2016年的一天夜里,他父親喝了點酒,半夜起去廁所時,不慎從二樓摔了下來,造成大腿骨折,當時,母親走親戚去了,屋里就父親一個人,父親忍痛喊了半天,叔叔聽到后跑來背父親上醫院治療。從此,父親身體一直不好,經常反復住院。為了父親的醫療費,父親身體好點時,母親就出去外面打工,父親生病住院時,母親就趕回來照顧父親。
進入2018年,父親身體每況愈下,一天比一天差,11月,家里就來了幾次電話,希望他能擠出點時間回家看看父親。原本打算回家看望父親的,由于臨時的警衛工作任務以及單位組織外出學習參加培訓,他又不得不推遲了回家的時間。
12月6日以來,五大隊轄區出現凍雨或雨夾雪,大部分路段不同程度出現路面結冰凝凍,給群眾出行造成很大影響。大隊迅速啟動冬防應急預案,魏小波和大隊同事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抗雪凝保暢通工作中,特別是晚上氣溫劇降的時候,魏小波沖鋒在前,主動到容易凝凍的橋梁和路段去職守。
12月8日上午11時,突然接到老家打來電話,告知父親病危,老父親很想見他最后一面,希望他快點趕回家。此時,奮戰在抗凝保暢戰線上的他,被這一消息愣住了,他強忍住心中的悲痛,選擇暫時把悲慟埋在心底。
魏小波暗自對自己說,這也許是父親最后的日子了,應該跟父親呆在一起,送父親最后一程。但作為一名交通警察,你是做不到的,你的工作就是這樣的,全體民警輔警都在忙抗凝保暢一線,你不可能在最缺人手的時候請假。
魏小波在高速公路測“體溫”
未能見父親最后一面,他心中充滿愧疚
他心里暗暗祈禱父親能挺過去,千萬別有什么事。匆匆給家里回了個電話:盡快趕回去。又和同事投入在抗凝保暢一線,撒鹽除冰、護送車輛、查看災情、勸返車輛……父親病危的事情,他沒有告訴任何人。
12月8日下午,魏小波和同事駕車出去巡邏,在松從高速曾家寨隧道口時,發現一輛黑色越野車停在行車道上,車輛后方未設置任何警示標識,又正處于彎道和隧道地段,這樣停車存在巨大安全隱患,他們聯系高速應急救援將車,將故障車輛和車上人員安全護送安全地帶。
他正松一口氣,這才想起父親這時會這么樣了?這時,家中又來電話問他到哪里了?他才向大隊領導說明父親病危情況,領導立即批了他的假。他匆匆趕到車站買票往沿河老家中趕。途中,噩耗傳來:父親走了。他放下手機,呆如木雞,頓時,淚如雨下。
趕到家中,滿屋的家人、親朋好友哭成一團,面對已經病逝的父親,魏小波哽咽了許久,一句話也說不出,淚水模糊了雙眼。魏小波匆忙料理完父親的后事,就立即重返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領導和同事看到魏小波很快就回到單位,都勸魏小波休息幾天再上班。魏小波卻說:“都說忠孝兩難全,可是我覺得,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我相信在天堂的父親會理解我,能夠理解我身為一名人民警察所從事的工作。”
魏小波夜間查車
自古忠孝兩難全,無悔青春鑄警魂
自參加公安工作以來,身為秩序外勤的他,在工作上總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堅持不斷地學習,提升業務技能;面對單位民警少,工作任務重,他總是主動要求加班,從來沒有怨言。工作中他總是做表率,當排頭兵,積極跟進各項業務工作,圓滿完成大隊秩序各項考核任務。在百姓眼里,他是老百姓心中好警察;在領導眼里,領導身邊的好助手;在同事眼里,他是同事心中的好戰友、暖兄。
魏小波與父母、妻子三地分居,父母在老家,妻子帶孩子在廣州讀書,他在黔東南上班。魏小波和妻子聚少離多。兩小口只有在有空時,聊聊微信通通話什么的。“回到家也放不下工作中的事,不過我理解他。”妻子說。
道路的暢通是交警的期盼,家人的支持是最大的動力,每年春節期間,魏小波總是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平日里,
他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都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特別是面對群眾所急,他總是熱情周到,主動地進行幫助;去年,在一次巡邏執勤中,一位老人誤入高速公路,深夜凌晨2點,他仍然奔波在護送老人回家的路上。2018年7月,粗心的家長將兩個孩子落在了客車上,他驅車100余公里將孩子平安護送回家,
自古忠孝兩難全,無悔青春鑄警魂。“魏小波一直堅守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甚至都沒辦法見他父親最后一面,他舍小家為大家,把抗災搶險放在第一位,把群眾利益放到第一位,他的事跡感人,表現出一名人民警察的崇高品質,其精神令人感動,值得我們學習。”黔東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五大隊大隊長黃大標感慨地說。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