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在四川航空公司文化陳列室的熊貓涂裝飛機模型前留影
不論是訓練飛行還是載客飛行,保證安全都要基于平時的訓練。這次能成功迫降,我覺得99%是運氣,只有1%是能力。但如果沒有訓練中千百次對各種特情的演練,就沒有這1%的機會。
隨著電影《中國機長》的熱映,飛行員這個職業再次為公眾所熟悉。除了英雄機長之外,川航還有許多平凡又優秀的飛行員。來自飛行二大隊的王翔就是其中的一位。記者在采訪約定地點見到王翔的時候,眼前這位高大、樸素、幽默又富有親和力的人正在與同事閑聊自己的健身計劃,自律是王翔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王翔說:“這身制服意味著責任,服務好每一個航班,帶好每一個學員,義不容辭。”
2019年8月8日,由于地震而關閉的四川九寨黃龍機場(以下簡稱“九黃機場”)正式復航。海拔3448米的九黃機場,屬于一類高高原機場。這座機場海拔高,空氣稀薄,地形復雜,天氣多變,地面導航設施差,一直是業內公認飛行難度很大的機場。四川航空飛行部將九黃機場復航后的首條航線飛行任務交給了王翔。為了飛好這一航班,即便曾經飛過很多次,王翔依然進行了充足的準備。從傳統的盲降程序到RNP-AR程序,再到單發程序和釋壓程序,他都力爭準備到最好、最細。王翔說:“干了飛行這一行,一定要精益求精,爭取把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因為不知道哪一個瞬間會成為決定一生的時刻。”
記者問王翔,在這么多年的飛行中,除了駕機掠過雪山,穿梭峽谷,不斷挑戰一座又一座高高原機場以外,還有沒有什么特別難忘的經歷?王翔低頭陷入沉思,一段發生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往事讓采訪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駕機迫降河灘
25歲演繹中國版薩利機長
王翔是四川自貢人,1993年與民航結緣,進入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飛行。4年后,因成績優異,22歲的王翔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綿陽分院留校任教。那時候,王翔的許多學生都與他年齡相仿,甚至比他還大幾歲。日復一日的教學飛行在平淡中度過,王翔也送走了無數優秀畢業生。
2000年4月3日,對王翔和他的學生康鵬來說,注定是個刻骨銘心的日子。那一天,25歲的王翔帶著康鵬駕駛TB-20初教機正在進行飛行訓練。王翔回憶說:“當天的天氣挺好的,跟往常一樣,我們做完一切規定動作之后,飛機順利起飛。原計劃要飛一個起落,但沒想到飛機剛離地400英尺,我就發現機頭開始冒煙,螺旋槳也突然不轉了,機身還劇烈抖動。”由于機械故障,發動機突然停車,王翔和康鵬一下子就蒙了。事后回憶,留給他們處置的時間只有30秒。王翔說,他和康鵬甚至來不及進行眼神交流,就開始控制飛機狀態。他當時只對康鵬說了一句話:“我操縱,你輔助我。”康鵬本能地嘗試轉換供油油箱,同時扭轉發動機鑰匙重啟發動機;而王翔則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控制飛機的速度和狀態上。王翔說:“速度太慢飛機容易失速,飛機狀態丟失同樣非常危險。”
當時,在王翔他們的飛機下面是一片河灘。按照應急預案,他們本能地駕駛飛機往河灘方向飛。從飛機上往下看,一馬平川,可河灘上巨石嶙峋,遍布著大小不一的鵝卵石。王翔操縱飛機進行了120度轉彎,決定迫降河灘。王翔告訴記者,那時候他們連害怕的時間都沒有,一心只想著控制好飛機狀態,不能讓飛機失速。在快接近河灘的時候,最后一秒,一塊大石頭出現在王翔眼前。王翔手上一帶桿,眼看著快要撞上去了,卻因為速度控制得剛剛好,飛機平穩迫降在河灘上。
王翔和康鵬只受了點兒皮外傷,在休息短短一個月后就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和學習中了。在王翔看來,自己是幸運的。但從那時起,他對飛行安全有了更深的領悟。他坦言:“不論是訓練飛行還是載客飛行,保證安全都要基于平時的訓練。這次能成功迫降,我覺得99%是運氣,只有1%是能力。但如果沒有訓練中千百次對各種特情的演練,就沒有這1%的機會。”
狹窄的駕駛艙就是王翔的辦公室,熱愛飛行的他在這里操控著飛機飛遍祖國的五湖四海
告別10年教員生涯
從副駕駛開始進軍商業飛行
在航校任職10年后,王翔進入了四川航空飛行二大隊,從一名副駕駛開始改裝,站在了人生新的起點上。對于多年前那次成功駕機迫降河灘的非凡經歷,王翔從來沒有主動與外人談起過。直到今天,許多年輕副駕駛也根本不知道,在川航除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之外還有這樣一位與薩利機長一樣在飛機沒有動力后成功迫降河灘的飛行員。
進入川航,30多歲的王翔面臨一系列機型的改裝學習,許多曾經是他學生的飛行員如今成了他的飛行教員。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機長看到眼前的學生是自己曾經的老師,不好意思放手去教,王翔就主動請教各種問題,利用飛行以外的時間學習新的規章制度。練習新機型的操作,熟悉一座座不同類型的機場,這些普通飛行員要做的事,王翔一件不少都必須完成。有技術,但是要換新的機型;有經驗,但是不一定適用大型客機的商業運行。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這樣的學習其實比年輕飛行員剛入職時的學習更難,要先做“減法”,再做“加法”。王翔開玩笑說:“離開航校進入航空公司,對我來說就像煮夾生飯一樣,要忘掉自己曾經的身份。就像武俠小說里寫的一樣,先自廢武功,從頭再來。”
靠著自己的努力,用了3年時間,王翔就從副駕駛晉升為機長。用王翔的話說,副駕駛只專注于自己的飛行技術,做到照章飛行不犯錯就行了;機長不一樣,需要管理飛機上的整個團隊。王翔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去學習如何像機長一樣思考問題。他說:“機長是一個自律性極強的職業。我們只有管理好自己的身體,甚至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在飛機上管理好自己的團隊。”
起飛前,王翔跟飛行學員一起做飛行準備
以機長姿態重回教員崗位
因材施教培養優秀人才
當記者見到王翔的時候,他早已是川航一位優秀的機長教員了。作為一位機長教員和局方委任代表,王翔不僅要保證航班的運行安全,還肩負著大量的高高原模擬機訓練和熟練檢查及實踐考試任務。說起從教員到副駕駛再到機長教員的經歷,王翔感嘆道,自己身上的責任越來越重。對王翔而言,成為機長教員仿佛是一種必然,不僅因為他精湛的飛行技術與職業經歷,更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責任和享受教育的樂趣。王翔說:“帶著別人飛跟自己飛是不一樣的。面對不同的學生,飛機上我們是師徒,飛機下我們是朋友。手把手帶著他們從一張‘白紙’成長為合格的飛行員,這種成就感是難以言表的。”
作為一位教員,在載客飛行的航班上帶飛跟以前在航校帶飛是完全不同的經歷。王翔說:“對于商業運行的客機,要掌握好保證飛行安全與傳授飛行技術之間的平衡不容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首先我要示范得好,才能教好別人。”
以前在航校就是王翔學生的康鵬,現在已經是西藏航空公司的一位機長教員了。他對記者說:“王翔為人謙和,但在訓練的時候很嚴格。很多必須記住的內容,在王翔抽查時如果忘記,會被王翔罰跑5公里。所以,大家在練好飛行技術的同時,練就了強健的體魄。”
因材施教是王翔對機長教員這一身份最深的領悟。因此,他用心觀察帶飛學員的特點,用最適合他們的方式傳授知識。王翔說:“有的副駕駛性格靦腆不敢提問,我就會跟他開玩笑,讓對方放松下來;有的學員自律性差,生活中我會主動詢問對方該掌握的知識是否已經掌握。”打開朋友圈,時不時就能看到王翔分享的飛行技術文章。有時,他還會梳理知識要點在微信上與學員互動。
如今,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的王翔還默默奮戰在飛行一線,“一個航班一個航班地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他正在將自己的知識和飛行經驗傳授給川航的年輕飛行員,用實際行動踐行川航人的優良精神。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