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快遞業的發展,人才培養機制的健全,以后給你送快遞的“小哥”很可能是位高學歷。這可不是一句空話,在中鐵速遞,在一線工作的90后王岳峰就擁有雙學歷。服務引導乘客郵寄包裹、清點、裝運快遞,是王岳峰工作的日常,周圍有人覺得以他的學歷干一線快遞員有點兒大材小用,但王岳峰告訴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學習的目的是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
每天搬運近百公斤的快遞
1994年出生的王岳峰畢業于大連交通大學,學習成績優異的他獲得了日語和軟件雙學位。但是,一場校園招聘會讓他選擇了與所學專業完全不相干的工作,“我也是個‘剁手族’,平時對這個行業最深的印象就是為我送快遞的‘快遞小哥’們。畢業時,我參加了一場中鐵速遞的招聘,由于專業的限制,我選擇先做一名一線快遞員,挑戰一下自己。”
最初,王岳峰對這份工作有些不適應:“首先是對體力的要求很高。我們高鐵快運快遞員的工作,要將需要運往其他城市的包裹運到車廂內,同時還要將到站的包裹卸下來。由于場地的限制,所有的工作都要靠人工來完成。每天我們要工作12小時以上,大概要接10廂車的貨物。”這個數字意味著王岳峰每天要搬運近百公斤的快遞,“剛開始身體確實有些吃不消,后來慢慢地就練出來了。”
工作之余不忘學習專業知識
每逢雙11和雙12,是王岳峰和同事最忙碌的時候。他告訴記者:“除了個人的包裹,還有企業的快件,我通常要比平時提前三個小時出門,早上4點多就開始工作了。”雖然工作辛苦,但王岳峰從沒喊過累,沒有產生過“跳槽”的想法:“干什么工作都不容易,這些都是年輕人應該要經歷的。”
雖然這份工作在一些人看來不但辛苦還有些枯燥,但王岳峰把“苦”看成了“甜”,在他眼里,快遞員是一個有價值、有貢獻的職業。在從事服務引導工作的日子里,高學歷的王岳峰多次幫助來沈外國人成功托運快遞。為了幫助不識字的農民工將包裹運回家,他在空白紙上一筆一畫地教他們填寫快遞單。他說:“從事快遞員的一年半時間里,我幫助了很多人,從這份職業里收獲了很多快樂,這就是快遞行業的意義所在。”
對未來,這位90后有著自己的規劃。“現在沈陽很重視快遞業人才的培養,我們還能申請職稱。我希望以后能夠通過學習專業知識,走上技術崗位,與我本科專業掛鉤。”盡管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王岳峰在閑暇之余仍不忘充實自己:“我先給自己定下個小目標,明年考下計算機二級證書。”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