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以港興,港為城用。今年以來,福州將絲路海港城作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抓手,緊抓臨港產業,圍繞化工新材料、海上風電、生物和新醫藥、冶鐵建材、不銹鋼等優勢產業,延鏈條、扶龍頭、鑄集群,為城市發展注入藍色動能,不斷續寫海上絲路新篇章。
“港口作為物流樞紐,是城市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可以為城市發展提供便捷的客運或貨運服務,進而吸引各種產業和要素資源集聚,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10月18日,福州港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說道,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港口之一和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單體連片經營集裝箱港區,福州港江陰港區將著力打造“絲路海運”物流品牌,使港口成為城市對外交往的主要口岸和重點產業布局、開發區發展的依托,助力福州筑夢“新藍海”。
拓展合作 做強絲路海運品牌
7月下旬,隨著“惠金橋118”輪靠泊福州港江陰港區,今年江陰口岸首批進口整車——29臺自加拿大平行進口的豐田牌貨車及越野車也順利運抵,標志著福建省港口集團江陰口岸整車進口項目正式啟動。
福港集箱總經理葉關勇表示,此次項目合作是福州港務集團與廈門港務控股所屬企業加強內部對接聯動,實現資源優化互補的一次新嘗試。福廈兩港加深合作,福建福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發揮港口物流鏈專業平臺運營優勢,依托廈門港務海衡實業有限公司在進出口貿易市場的拓展能力,共同推動整車進口項目在江陰口岸的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高效的平行汽車物流供應鏈。
近年來,依托“絲路海運”建設,福州港江陰港區不斷朝著國際航運樞紐大港目標邁進。今年7月,作為福建首個“兩國雙園”項目,印尼·雅加達—中國·福清江陰“兩國雙園”落地江陰港區,首批海產品凍柜從印尼雅加達裝船后,經過半個月的海上航行抵達江陰港區,標志著“雙園”海上經貿通道正式開通。
“印尼是世界第二大漁業生產國,漁業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綜合處科長、福州元洪商貿集團董事長念忠表示,港口的吞吐量、中轉周期決定著貿易的規模,依托福州港江陰港區的絲路海運物流品牌,通過低廉的海運成本,可以推動印尼的資源優勢與我國的資金和技術優勢互補互利,深化國際漁業合作。
“目前福清正著力打造全國最大的智慧冷鏈物流園區,申報食品自貿區,后續還要謀劃更多合作項目。”念忠對功能區前景充滿信心。這是福州港江陰港區發揮區位疊加優勢和港口優勢,助推臨港工業發展的生動縮影。
今年前8個月,福州港江陰港區港口貨物吞吐量2073.94萬噸,同比增10.17%;跨境電商平臺共運營995.97萬票,同比增394.03%;海鐵聯運平臺發箱量累計完成1.6萬標箱,港區航線總數達60條,實現飄紅。
龍頭引領 構筑產業集群
在江陰港城經濟區,今年2月簽約落地的思嘉新材料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在火熱推進,一期項目占地300畝,將建起12棟、總建筑面積達230764平方米的樓房。據了解,該項目擬投資50億元,將對標全球最大規?臻g氣密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
“落地以后,我們將發揮近水樓臺優勢,大量利用萬華化學福建產業園PVC、MDI、TPU等化工新材料,生產獲得很大便利。”思嘉新材料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絲路海港城吹響了港口大開發大發展的號角。如何乘勢而上,將江陰港建成現代化千億港口城市?“拓展產業鏈條,做強產業集群,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是答案。
圍繞萬華化學、中景石化、坤彩科技等龍頭企業,港口后方已形成上下游產業一體化、資源配置集約化的化工新材料專業園區,以化工新材料為主導、生物醫藥和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為補充的“1+2”產業集群格局呼之欲出。
在羅源灣,鏈式發展、集群發展同樣風生水起。內培外引、招大引強,一座綠色高端的千億鋼鐵產業基地正在羅源灣崛起,基本形成了以冶金鋼鐵產業為“龍頭”、輕工建材產業和能源產業為“兩翼”的“一龍兩翼”態勢。
龍頭舞動,全盤皆活。今年3月,絲路海港城簽約會在羅源舉行,又有21個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其中,高端特種鋼材新材料基地項目將在寶鋼德盛現有規模的基礎上,建設322萬噸精品不銹鋼項目。福建寶太冷軋110萬噸項目,借助寶鋼德盛的熱軋原料優勢,就地進行高端不銹鋼冷軋深加工及產品精品化升級。項目投產后,可帶動增加產業鏈產值300億元,提供數千個就業崗位。
整合鏈條 引領行業發展
可門港,水深港闊,常年不淤不凍,可全天候靠泊30萬噸船舶。百年前,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就勾畫了在可門港建設“東方大港”的設想。百年后,全球最大己內酰胺工廠在這里落地,寫就“一個龍頭帶動一片產業”的佳話。
在可門港申遠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內,依托申遠新材料年產100萬噸己內酰胺項目,通過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正衍生出半導體原材料、紡織服裝新材料、汽車產業鏈配套、助劑染料等多種新型材料項目。
“產業園有一個目標,就是實現從‘一滴油到一根繩再到一匹布’。”申遠新材料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里的“一根繩”指的是公司的主業尼龍繩,“一匹布”指的是正在建設的連江智能制造綠色紡織產業園,這里將建設成為福州乃至輻射周邊地區的高端織造染整基地。
己內酰胺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是尼龍繩的主要原料之一,可加工成錦綸纖維、工程塑料、塑料薄膜等,廣泛用于機械、汽車、化工設備、航空、冶金等領域。恒申集團從一根尼龍繩起步,于2018年反向收購行業“老大”福邦特,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供應商。
這次收購是國內化工新材料行業發展的“一大步”,不僅打破了外國的原料壟斷,還在全球率先打通尼龍八道產業鏈,實現全鏈條閉環管理和對關鍵環節的掌控,改變了整個下游紡織化纖行業的格局。目前,恒申集團產品已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千億級行業航母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絲路揚帆,征程萬里。接下來,福州港將繼續朝著“世界一流港口”的目標邁進,助力福州打造千億級絲路海港城。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