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里,二手船交易市場十分活躍,具體表現在單艘船舶的交易價格和交易數量。
今年,單艘船舶的交易價格創下新高,二手船舶交易數量也達到了近幾年難得的火爆程度。僅2021年初至今,主流商船的交易數量已經達到了2365艘。相當于每個自然日成交平均7.3艘。
主流船型“各有冷暖”
雖然全球受疫情打擊,船員換班與船舶交割都受影響。但是整體來看,全世界的船舶交易活動仍然有增無減。
今年迄今,散貨船和集裝箱船的買賣數量與去年相比就分本別上升了30%和26%;而油輪和氣體運輸船的交易數量則比去年減少了21% 和37%。
和前四年相比,除了船舶交易數量的上升,2021年截至目前的船舶總成交額也水漲船高,達到了488.3億美元,與去年相比漲幅達35%。
從2021年初至今,散貨船的交易量創近五年的新高。靈便型散貨船的買賣數量最高,為318艘,接下來則是228艘的超靈便型散貨船。其中,大靈便型散貨船的買賣數量最低,僅27艘。同時也創下近五年來最少的買賣數量。整體而言,散貨船買賣市場相當活躍。
從年初開始,散貨船的運費開始上升,一直到最近的第三季度初。隨著現貨市場運費在第三季度初后開始下滑,11月份的二手船舶交易數量突然平靜了許多。一方面是因為持續上漲的運價不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船價繼續高漲,使得更多買家在觀望。
油輪的買賣市場表現與散貨船和集裝箱船市場差異頗大。2021年至今,油輪的買賣市場不如去年活躍。
今年,除了小型油輪和蘇伊士型油輪,其他類型的油輪買賣數量相對穩定。去年,一共有81艘蘇伊士型油輪進行買賣,創下近五年來最高的買賣數量。其中,小型油輪的買賣數量最高,為432艘。
但是2021年初迄今,蘇伊士型油輪的交易熱度冷卻,回到2017年至2019年的水平。小型油輪的交易量在近四年的節節攀升后回落,與2019年和2020年相比分別下降了25%和44%。
集裝箱船則令人印象深刻。今年,大支線型集裝箱船和巴拿馬型集裝箱船的買賣數量最多,分別為110艘和107艘。整體的集裝箱船買賣市場比前4年活躍。
以一艘船齡15年的大支線型集裝箱船為例,其價值在2020年北半球秋天的時候只能按照廢鋼計價。但是,一年之后,其價值已經成功地翻了3倍。
液化石油氣船的買賣市場趨勢和油輪大同小異。其交易數量自2017年來不斷攀升。然而,2021年迄今,整體的液化石油氣船的交易市場與去年相比相對冷淡,尤其是完全加壓氣體運輸船。完全加壓氣體運輸船去年的買賣數量多達42艘,而今年的買賣數量僅9艘,創近五年新低。
集運巨頭發起“攻勢”
疫情下全球集裝箱供應鏈陷入嚴重擁堵的狀態,大量集裝箱船舶在港口擁堵,集裝箱運費也高漲,集運公司對船舶運力如饑似渴。
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羅爾夫•哈本•魯森在北外灘國際海運論壇上表示,集裝箱供應鏈的擁堵和混亂情況將至少持續到明年一季度。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Soren Skou日前曾公開警告,在制造商和零售商正在疲于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時,洛杉磯和長灘等港口外的擁堵正變得越來越嚴重,供應鏈危機目前看不到盡頭。
新建造船舶投入市場需要時日,現有可供租用的船舶又已寥寥,實力雄厚的集運公司就不得不開始通過簽訂數年長約或者直接買斷船舶的方式鎖定自有運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班輪公司正帶頭向二手貨輪市場發起新一輪攻勢。
馬士基、MSC、CMA CGM在近日就陸續出手,直接買斷了其在希臘、德國以及一些亞洲獨立船東手中租用的船舶,避免出現租期到期后的運力流失情況的發生。
有經紀人方面稱,近日馬士基就以總價1.09億美元的高價一次性購買了兩艘3800TEU的集裝箱船。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艘船舶的船東公司為希臘的Capital Executive Ship Management,這家希臘公司也是今年稍早時候才買入,當時該公司一共購買了6艘的該系列船舶,這系列船舶都有較多的冷藏箱位。
經紀人方面稱,目前馬士基原本就是這幾艘船舶的租家,再購買其中的兩艘后馬士基預計還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購買另外兩艘。
但是經紀人方面目前并未有透露目前正出售以及即將出售的兩艘船舶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這家希臘船東購買這六艘船舶時的價格僅為大約1500美元/艘,而如今這類船舶的市場價值普遍已經漲到了5000萬甚至是6000萬美元,這意味著價格至少翻了3倍。
達飛輪船近期也開啟了一種“雙十一”一樣的買買買模式。在二手船舶市場上,目前該公司也在進行一系列的針對中小型集裝箱船舶的收購活動。
最新消息稱,這家法國集運公司近日花費大約4300萬美元收購了一艘2008年建造的,3534TEU的 Cartagena Trader輪。該輪的船東公司英國Lomar Shipping2014年購買該輪時僅花費了大約1500萬美元。
另據了解,近日達飛輪船還正在收購一艘2014年建造的1732TEU的Viking Merlin 輪,明年1月交付,交易價格大約在3300萬美元-3500萬美元之間。此外,達飛還收購了另外一艘1740TEU的Elbella輪 (原名為Viking Eagle)。
再早之前達飛還購買另外兩艘2826TEU的姐妹船,總價花費超過了8000萬美元。兩艘船舶分別為2015年建造的2,826-teu的 Iseaco Horizon和2006年建造的Irenes Respect。價格分別為4100萬美元和4200萬美元。
再往前的不久之前,達飛輪船還從奧斯陸上市的MPCC公司購買了另外4艘船舶。其中一艘為1,036-teu Anne Sibum (2007年建造)。
根據Alphaliner方面的數據, 如果以上述收購Cartagena Trader輪為終點計算,達飛輪船在過去12個月里總共收購的船舶數量也達到了36艘!
悄無聲息的,達飛輪船已經成為了近一年內的第二大二手船舶收購公司。
而據Alphaliner數據顯示,據初略估算從去年8月以來,MSC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已經購買了超過120艘船舶。
而作為今年的買船之王,MSC目前并沒有收手,還在繼續購買船舶,近日該公司再再再購買了2艘集裝箱船舶。分別為 都是2005年建造的5,039-teu CSL Manhattan 和SL Santa Maria 。
另有消息稱,該公司近日還購買了另外3艘支線型集裝箱船。分別為從印度尼西亞的Tanto Intim Line公司購買2003年建造的,2450TEU的 Tanto Nusantara 輪。
以及從德國船東 Jebsen Shipping Partners購入2006年建造的,1118TEU的JSP Levante輪。甚至該公司還從Jens & Waller公司購入了另一艘僅為956TEU的,2005年建造的Elke 輪。
天價收購一年“回本”
萬海航運近日以高于新造船價500萬美元的“天價”購入一艘5年船齡二手集裝箱船,以創新高價轉租為買,即時投入搶市。
11月12日,萬海航運發布公告稱,代重要子公司萬海航運(新加坡)取得一艘1078TEU集裝箱船“Box Express”號,交易相對人為CENNET ENTERPRISES INC,交易金額4080萬美元。這艘集裝箱船建于2016年。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該船由黃埔文沖建造,船東為希臘公司Allseas Marine,萬海航運曾于2020年6月簽訂2-6個月期租合同租入該船,當時日租金僅為7600美元,同年11月萬海航運又簽訂了續租合同,租期9-12個月,日租金增至13000美元。
目前,同類規格船舶的新造船價格大約為3500萬美元,但交付時間往往需要等到2024年。業界指出,萬海航運以4080萬美元的創新高價格購入“Box Express”號,顯然是非常看好未來兩年多市場運價將維持在高位水平。
作為對比,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達飛輪船曾于今年10月從Norse Shipholding收購了同樣由黃埔文沖建造的一艘1732TEU集裝箱船“Viking Merlin”號(建于2014年),價格為3300萬美元;另外達飛輪船于7月從Allseas Marine收購了“Box Express”號的姐妹船“Philippos-Michalis”號(建于2015年),價格僅為2500萬美元。
上個月,萬海航運還從Filia T Shipping Limited收購1艘1774TEU集裝箱船“Filia T”號(建于2019年),價格也高達4100萬美元。
據船舶經紀公司估算,目前市場上1700TEU集裝箱船兩年前租約日租金高達3.65萬美元,總租金約為2664.5萬美元,萬海航運顯然是經過精算,認為買船比租船更加劃算。
萬海航運如果將“Box Express”號部署在美西線,以當前每FEU約1.2萬美元的運價,扣掉長約價平均每FEU約1萬美元,再扣除約2000美元/FEU的成本,854FEU可以獲得854萬美元,由于塞港以一年跑六個來回計算,只需要一年時間就可以賺回船價,第二年開始扣除變動成本都是凈賺。
不過,萬海航運增加的新船也很可能會投入亞洲線,目前亞洲線運價搭配高周轉率,獲利或許與美國線相當,尤其是中東與印度、巴基斯坦航線。
去年年底,萬海航運披露了3.69億美元的購船計劃,至今已經購入12艘二手船,目前還有3艘二手船尚未交付。二手船能夠更快加入市場,今年二手船的投入成為推升萬海航運業績增長的新生力軍。
與此同時,萬海航運最近也表示,考慮運營綜合效果,董事會通過船舶采購案,預計總價不超過2億美元購入數艘二手船舶。以目前“Box Express”號的船價來看,萬海航運還能再收購4、5艘二手船。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