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岱帆首先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個德國游客坐火車去往拉薩,開始了一次為期一周的旅行。史岱帆表示,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經歷。史岱帆說:“這趟火車一天行進了2000公里。而在50年前,2000公里的路程可能需要走3年。列車里不僅有電視,甚至有Wi-Fi信號。”(9月7日,中國新聞網)
從2000年至今,史岱帆多次來中國旅行、采訪,已出版圖文并茂的《坐著火車看中國》畫冊,《最后的避難地上海》等作品。向世界展現著中國走進新時代后,突飛猛進的進步和日新月異的變化。100年前的中國落后于世界,落后就會“挨打”,如今的中國恰如蘇醒的雄獅,正以昂揚的姿態奔跑追夢。各國人對中國的固有印象正需要史岱帆這樣的外國作家通過作品去轉變。
如今,中國高鐵實現了追趕超越,成為了中國一張靚麗的外交名片,有許許多多外國人是通過中國高鐵對中國有了新的認識。高鐵全程有4G信號、運行中立硬幣等體現了中國高鐵技術的成熟,服務設施的完善;中國鐵路走出國門實現技術共享,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外國作家的驚嘆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中國鐵路用實打實的業績向世界證明,中國鐵路在這些年以來始終在奔跑,一直在筑夢前行。
坐著火車看中國,這個選題真實客觀的展現了中國國情。中國地大物博,人口基數大,人口流動性強,交通業是否發達可以直觀的體現出經濟社會流通能力,交通業又以鐵路重要交通樞紐。中國鐵路運載能力強、運輸效率高、運行時速快直接向世界證明,作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有足夠堅實的承載能力托起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實力,是有能力承負起過去40年里GDP增長200多倍,也有實力承負起未來的迅猛增長。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改革開放40年的風雨歷程中,中國各樣各業都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中國鐵路正在奮進中國的征程中,承負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將會為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