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開局之年。交通運輸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先行官”,也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啤酒飲料花生瓜子,香腸碗面八寶粥……”這是所有坐過火車人的共同記憶。40多年間,我們經歷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組時代,坐火車,曾是一個需要下很大決心才能去做的事情,如今,卻像看電影一樣便捷、舒適。今昔對比中,滄海桑田的變遷,折射出中國充滿繁榮發展的活力。
歲月變遷,火車不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從“綠皮車”到空調車,從和諧號到復興號,車廂早已改頭換面,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沒變,“讓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的目標沒變。環境優化,服務提升,移動車廂早已成為了承載人們美好生活的最好載體。
上世紀80年代,那時的“綠皮車”車廂如同悶罐,充斥著汗味、煙味、臭味,擁擠不堪,讓人喘不過氣。春運期間,人潮洶涌,一次火車之旅往往就是一場苦中作樂的“人在囧途”。隨著中國鐵路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客車、新型客運產品陸續登場,車廂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變得干凈整潔、寬敞明亮、清新舒適,使得曾經有著些許狼狽的鐵路旅途變得安逸且體面。而高鐵的出現,更是讓鐵路的發展進入到了新的時代,讓車廂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邁上了新的臺階。立硬幣而不倒,搭積木而不散,在車廂中活動如履平地,高鐵列車以其超乎尋常的穩定性,逐漸成為了大眾出行的首選。從“走得了”到“走得好”,應需而變,硬件升級,移動車廂的變化記錄著中國鐵路加速發展的軌跡,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
列車WiFi、車載充電、高鐵訂餐……如今的列車,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陸地航班、流動酒店。好的環境,賦予了車廂更大的潛力。車廂不再局限于運輸這一單一功能,轉而成為了集工作、社交、休閑為一體的復合型公共空間,一個微縮的“小社會”。瞌睡之余,人們可以在車廂中玩牌搓麻、讀書看報、處理公務,亦或是奮筆疾書地完成作業,完完全全將旅途當作了一種享受。
鐵路的優質服務還遠不止于此,路地聯動,開拓創新,鐵路早已對車廂功能進行了更深層次的開發:開行招工專列,引進企業設置車上招聘展臺,車廂秒變“人才市場”,乘車便把工作找;開行交友專列,幫助青年開展車上聯誼交友,車廂秒變“相親大會”,乘車便將緣分牽;開行研學專列,組織老師進行車上課程講授,車廂秒變“移動課堂”,乘車便把知識學。鐵路在給人們帶來高效便捷的“出行紅利”的同時,更在服務的持續升級中不斷豐富著人們的旅途生活,推動著社會的進步發展。
小小車廂,包羅萬千。這個曾經滿載故事的移動空間,留下過太多數不清、講不完的旅途記憶。在鐵路部門的努力下,它也將承擔起更多的社會功能,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一個可以書寫更多美好故事的華麗舞臺。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