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身上有種難以形容的東西。我已經把這種難以形容的東西概括為溫良。如果我不為這種溫良正名的話,那么在外國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誤認為中國人體質和道德上的缺陷——溫順和懦弱。這里再次提到的溫良,就是我曾經提到過的一種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類智慧的溫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產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來源于同情的力量。”
——辜鴻銘
7月17日以來,河南省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天氣,大部地區降暴雨或大暴雨。7月20日,鄭州市1小時降雨量達到了201.9毫米;7月21日,新鄉2小時降雨量超過鄭州,最大達到262.5毫米;7月22日,鶴壁降雨量超過鄭州,最大降水量達到1072.8毫米……目前來看,本次過程呈現出累計雨量大、持續時間長、短時降雨強、極端性突出等特點。
連日的河南暴雨洪澇,被困、失聯、停電、停水、停網,問題相繼出現。但在災難面前,在河南暴雨中,我們看到了中國人骨血里的堅韌和勇敢,也看到了其根植于靈魂的柔軟和溫良。
村民:不能讓他們受餓受渴
災難中,在河南的陌生人之間的守望相助,也打動著許多網友。一個個熱搜上的普通人,在瞬間釋放的善意,讓暴雨中的城市不再那么冰冷。
隴海鐵路鄭州至洛陽區間發生水害,線路被迫封鎖。截至7月21日12時,K31次列車已停滯近40小時,乘客姚先生稱,大概40多小時只吃過一個面包和餅干。部分乘客從窗戶爬出,到附近的穆溝村找食物,村民在自己深處災區的情況下,為乘客生火做面條和餃子。
受暴雨影響,鄭州一高速路自7月20號晚十點一直堵塞,21號得知被堵消息的周圍居民自發給司機們發放免費的現炸油條、饅頭、糖蒜瓣、開水及礦泉水。來自外地的司機張師傅表示,有幾十位堵車司機從這四位阿姨一位大爺手里領到了食物,有的司機還抱著孩子。“當時覺得非常感動,河南人都很熱情的。”
鄭州暴雨致路斷,許多車輛滯留。“過來吃飯,過來吃飯!”新鄭市酒孫村十余位村民,自發給附近滯留的司機送物資送飯,一日三餐不“缺席”。村民說,不會讓司機受餓受渴,會一直送到他們離開。
這就是河南鄉親:雖然我不認識你們,但是你們在河南被困,我們就一定要幫助你們。
救援:暴雨無情人有情
“當時水已漫到肩膀,水流很急,沖勁很大,看到身邊有人被沖走,自己差點放棄。后來‘一看到消防來了,心里踏實多了’。”鄭州地鐵5號線獲救乘客回憶驚險一幕。
7月20日,河南省鄭州市連降暴雨引發險情,應急管理部第一時間啟動消防救援隊伍跨區域增援預案,連夜調派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專業隊伍1800名指戰員緊急馳援。
7月20日下午,鄭州京廣路隧道多輛車被困,一位白衣男子連續游泳救人,在幫助一人脫險后,又迅速轉身去救另一人,來來回回多趟。連救5人,在救人過程中腿部受傷,至今仍有多處傷口沒有愈合。他叫楊俊魁,45歲,曾是一名退伍特種兵。
7月21日上午,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二七大隊在郭家咀水庫附近接到群眾求助,村莊因強降水,道路無法正常通行,村莊內多名群眾被困。在救援過程中,村莊內有一名70歲左右老人,因家中無人,腿部又骨折,無法行走,消防指戰員將老人抬出。本次共疏散郭家咀水庫附近被困人員20余人。
……
政治家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的:“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我們不累!”的話和長期泡在水里的手腳照片形成鮮明對比,在這樣的國家里,沒有從天而降的超級英雄,有的只是一個個平凡卻勇敢的人。
車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7月21日以來,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車企發布公告,吉利汽車、東風日產、廣汽本田、廣汽三菱、廣汽傳祺、長安汽車等車企宣布啟動24小時災情應對機制,推出了一系列關懷服務措施。此外,吉利汽車、比亞迪、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宇通客車、等等車企積極捐款。
此外今年官宣下場造車的百度、360等跨界玩家也紛紛馳援河南。其中百度捐贈9000萬元,百度App、百度健康、百度地圖等產品上線暴雨互助通道等功能;360集團宣布,360集團及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將捐贈2000萬,360數科宣布捐贈2000萬,并通過360公益基金會聯合當地救援機構和慈善組織,緊急籌措相關救災物資。與此同時,滴滴捐贈1億元馳援河南,并在鄭州緊急成立了防汛救災指揮小組以及防汛救災保障車隊。恒大集團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款2000萬元,用于緊急救助物資采購、群眾安全保障及災后重建工作。
國內車企積極回報社會、承擔社會責任,這一點值得稱贊。此次在河南暴雨災害中,無論是國內自主品牌、還是合資車企,無論是年銷量超百萬輛的傳統大企業還是作為后起之秀的造車新勢力,都積極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結語
暴雨無情,但人情的溫暖讓我們熱淚盈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任何困難都打不倒我們團結堅強的中國人。風雨之中,有人為你撐傘,亦有人為你祈禱天晴。(本刊記者/白曉娜)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