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海事局維護監管海太過江通道勘察作業側記
日前,海太過江通道勘察施工作業順利完成第5區和第15區共80個鉆孔工作,8月23日晚,正式轉入主航道施工。
自7月15日勘察工程啟動以來,一群常熟海事局的“守潮人”將指揮部建在了長江邊。他們集結在此、堅守在此,護航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力保水上交通安全暢通,服務企業船方生計,在長江常熟段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防護之堤。
大任擔當
勇立潮頭建新功
據悉,海太過江通道是國家發改委明確的長江干線重點過江通道工程之一,是繼成功守護蘇通GIL綜合管廊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長江穿越勘察工程建設之后,常熟海事局迎來的又一“趕考”之路。
早在6月4日,江蘇海事局和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聯合成立海太過江通道水上勘察施工作業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監管維護工作一組、監管維護工作二組和交通組織工作組。其中,監管維護工作一組設在常熟海事局,具體負責第1施工區至第9施工區水上勘探作業現場監管和維護,此次主航道施工區域正是在15個施工區中的第8分區。
大任當前,率先集結,嚴陣以待。6月11日,常熟海事局海太通道現場工作專班(簡稱“現場工作專班”)迅速成立。兩次牽頭蘇通GIL綜合管廊與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長江穿越勘察工程的“老海事”萬建軍,扎根一線多年的執法人員陳逸虓,剛剛轉正的青年黨員周永志……一批精兵強將爭先恐后披甲上陣。這群擁有堅定意志與剛強戰斗力的“守潮人”,誓為海太過江通道水上勘察施工作業打造牢固根基。
黨建引領,支點發力,聯動各方。6月30日,一個抱薪拾柴的紅色“使命共同體”——海太過江通道勘察施工作業水上交通安全黨建聯盟在常熟宣告成立。以此為基點,常熟海事人與涉及水上安全治理工作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通力協作,打破壁壘,搭建了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平臺,解決了施工作業分區多且情況各異帶來的信息差問題。這群團結一心、勇于擔當的“守潮人”,不斷凝聚合力,帶動著一批又一批人,兌現“三不一保”(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不發生水上交通事故,不發生船舶污染事故,保障航道通航暢通)的承諾。
據了解,常熟海事局派出2艘海巡艇、4艘維護船、1條應急拖輪以及8名海事執法人員24小時輪番值守現場,實時監控施工水域通航環境,提前了解相關安全風險并提前制定應對措施,周密部署筑牢防線。
大智解難
玉汝于成顯作為
“通航環境復雜、交通組織難度大、通航秩序影響廣,工程將創造長江水上勘察史上孔位之多、工期之長的新紀錄。”現場工作專班班長萬建軍介紹,施工期間,施工船舶、輔助船頻繁進出,交通流量增加、航路寬度變窄,加之潮水漲落對施工船位的影響,使得工程水域船舶碰撞風險提升,也給“守潮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艱巨考驗。
一艘艘澎湃江潮之上的海巡艇,鐫刻著他們深入考察施工水域通航環境和通航秩序的足跡;一盞盞徹夜通明的燈火,見證著他們伏案商談安全風險與應對措施的忘我。
科學調整航標、航路與航法,明晰劃定核心、重點與外圍三個管控區域,出臺并多渠道宣貫最新管控措施,這群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守潮人”,時刻牢牢緊繃安全弦,只為將工程施工對通航秩序的影響降至最小,把水上安全系數提升至最高。
“施工水域附近一艘船舶偏離航路!情況緊急!”7月31日,海太專班現場維護執法人員發現一艘貨輪正偏離航道,意圖駛入海太過江通道施工作業警戒區。執法人員隨即通過VHF警告,多次聯系未果后,“海巡06838”第一時間對闖入作業警戒區船舶開展攔截,拖輪做好應急準備,同時在內部頻道通報,密切協同配合,10分鐘后,“海巡06838”成功攔截“寶西湖機**”輪。
據介紹,因該輪不熟悉海太過江通道施工水域交通管制措施,高頻設備偶發故障引發了此次險情。化解緊張局面后,執法人員對該輪實施登輪檢查,并再次宣貫勘察施工航路航法和新版定線制要求。
“船舶誤駛入施工區域,不僅將對作業產生影響,也會給自身安全帶來巨大威脅。”長江常熟段是長江下游最繁忙的水域之一,且海太過江通道臨近蘇通大橋水域和海太汽渡線,平均每天過往貨船近3000艘、汽渡約220班次,在千鈞一發之際,總有這群“守潮人”及時響應、劈波斬浪,用那抹靚麗的海事藍勾勒出一條條平安航線。
截至目前,現場工作專班累計出動海巡艇105艘次,執法人員291人次,現場駐守維護828小時,發布施工安全信息1600余次,引導船舶6700余艘次,糾正違章船舶150余艘次,成功防抗臺風1次,防范強對流大風天氣7次,有效處置5起船舶誤闖施工區緊急事件,化解險情54次。
大愛予世
無悔堅守展風采
“監管著、維護著,還意外收獲了一位‘黑人’朋友!”深夜的海太過江通道專班辦公室,突然傳來一陣笑聲。
原來在核對施工船體檢的執法視頻記錄時,工作人員發現專班成員尹龍的膚色比常年在船工作的老同志還要黝黑,在畫面中格外顯眼。而這也成了“守潮人”對標江蘇海事局“一有四干”(有激情、想干事、干實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隊伍愿景,鉚足干勁、身體力行的縮影。
現場工作專班團隊雖小,卻眾志成城、聚起磅礴力量,24小時精心維護施工區重點監管水域,堅決保障了開工以來海太過江通道勘察工程順利進行。
“主航道施工在即,專班人手少、任務重,身為黨員,我決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當逃兵。”近日,接連多日的“連軸轉”與高溫酷暑天氣,致使預備黨員周永志的嚴重鼻炎再次復發,面對專班負責人及同事的關心,他堅定回絕,“輕傷不下火線!”周永志堅強地克服病情影響,保質保量完成了船舶人員雙體檢方案編制和第一期警戒船施工船體檢,并牽頭做好了工程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助力專班管理機制又一次完善。
“我們都要在各自的考場交出漂亮的答卷。”這天,手機上一則女兒發來的微信消息讓駐守水上的萬建軍落淚。一頭扎進工程維護監管中,不舍晝夜的值班使他與女兒一個多月來經歷著“錯位時空”,他已許久無暇過問將念高三的女兒的學業,是愧疚、是感慨、是動力,一種心情觸動了他。
“我是一名江蘇人,能為自己的家鄉建設出力是無上的榮光。”萬建軍說道,海太過江通道建成后,將有效分流蘇通大橋交通流量,促進滬蘇通融合發展和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同時,作為南通新機場、通州灣港區、沿江港區南北向集疏運通道,將有效支撐起樞紐的聯動發展,形成江港、海港空港的一體化運作,使命激勵著他繼續堅守。
星光不問趕路人。仔細研讀腳本數十次,為應急演練增加船舶防污染環節的交通運輸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陳逸虓;為及時將航行通告送到船方手里加班籌備至凌晨4點多的紀凡;主動支援,毫無保留分享北沿江高鐵南支隧道段地質勘查施工的監管維護經驗、協助查缺補漏的太倉海事局“識途老馬”徐益輝……這群舍小家、為大家的“守潮人”,頑強克服臺風、酷暑等惡劣天氣與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餓了就拿出自帶的蒸鍋制作食物應付一頓,乏了就在劇烈晃動的艇上稍作調整,始終以最昂揚的姿態堅守在一線,用行動傳揚著動人的守潮精神。
據悉,海太過江通道水上勘察作業預計總工期約342天,主航道施工工期將歷時約4個月,占比超總工期的三分之一。守潮護安新征途,他們,一直在路上。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