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力量,讓一臺誕生于戰火紛飛年代、承載著紅色基因的火車一路駛來,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什么樣的精神,引領著中國鐵路人在艱難探索、拼搏奉獻中淬煉了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
以偉大領袖毛主席名字命名的“毛澤東號”機車和“毛澤東號”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感召、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鐵路人因工作而忘我,因奉獻而升華。
1165萬公里——這是最新公布的“毛澤東號”機車安全走行公里數,相當于環繞地球290多圈,見證了中國鐵路由弱變強的發展歷程。
13任司機長、184名乘務員在“毛澤東號”機車組這個英雄集體中努力踐行“報效祖國、忠于職守、艱苦奮斗、永當先鋒”的“毛澤東號”精神。他們熠熠生輝的名字如一盞盞燈、一簇簇火。螢火匯成星河,匯聚成中國鐵路精神的光芒。
1946年至2021年,從東北解放區哈爾濱至滿洲里鐵路上的一臺報廢機車,到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道路上永當先鋒的火車頭,75年歲月波瀾壯闊,“毛澤東號”人播撒下的紅色精神,以燎原之勢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開花結果。75年歲月風華正茂,“毛澤東號”經過5次機車換型,刷新著中國鐵路機車安全行駛里程的紀錄,開啟了跨世紀的偉大征程。
2019年9月,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毛澤東號”機車組獲得“最美奮斗者”稱號。他們從人民大會堂載譽歸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陸東福與大家親切交談、合影留念,勉勵大家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毛澤東號”機車組作為“杰出建設楷模”納入中宣部組織的“3個100杰出人物”宣傳,“毛澤東號”機車展示室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成為中國鐵路人的驕傲。
一面鮮紅的旗幟——“毛澤東號”把愛國情、報國志融入偉大奮斗之中,淬煉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毛澤東號”機車入關時的老乘務員朱殿吉老人有著70多年的黨齡。他的記憶深處總回蕩著“解放軍打到哪里,鐵路就修到哪里,‘毛澤東號’就開到哪里”的口號。今年“七一”前夕,國鐵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楊宇棟親切地為這位老同志戴上金光閃閃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動情地說:“感謝您為黨作出的貢獻。”
“你從關外滾滾硝煙中走來,戰火中揮灑你青春的豪邁。你用自己勇往直前的信念,馳騁在解放戰爭運輸動脈。”90多歲高齡的朱殿吉老人滿懷熱淚地唱起《“毛澤東號”之歌》。
1946年,東北解放區濱洲鐵路上的肇東車站有一臺報廢機車。鐵路工人們克服重重困難,精心修理,連續奮戰27個晝夜將這臺報廢機車修復,獻給共產黨,獻給毛主席。
給這臺機車取什么名字?參加搶修機車的陳捷三后來回憶說:“我們都希望用毛主席的名字,這最能表達大伙兒的心情。過去是亡國奴,現在當家做主人,毛主席是咱們的大救星啊。”經中共中央東北局正式批準同意,ㄇㄎ1型304號機車被命名為“毛澤東號”。陳捷三任第一任司機長。
從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到平津戰役,“毛澤東號”的英雄們冒著槍林彈雨,承擔著運送部隊和戰爭物資的重任,一次次圓滿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當時有一句響亮的口號——解放軍打到哪里,鐵路就修到哪里,“毛澤東號”就開到哪里。
1949年3月21日夜晚,“毛澤東號”機車隨解放軍南下入關。這臺在解放戰爭中立過汗馬功勞的英雄機車于3月27日來到北京,留在豐臺機務段,編入北京鐵路分局的機車序列。
朝鮮戰爭爆發后,為聲援朝鮮人民正義斗爭,中國人民組成代表團前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友好訪問,“毛澤東號”第二任司機長、老英雄李永作為代表團成員前往朝鮮進行慰問。回國后不久,李永代表機車組在《和平宣言》上簽字,建議立即開展超軸運動,以實際行動支援抗美援朝戰爭。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號”機車帶頭倡議開展勞動競賽,為社會主義建設多拉快跑。祖國需要它的關鍵時刻,“毛澤東號”機車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在唐山大地震、京九鐵路開通、抗擊非典、汶川大地震以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時期,始終有“毛澤東號”機車支援救援、呼嘯奔馳的身影。
時空變幻,精神永恒。一代代“毛澤東號”人滿懷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崇高使命和政治責任,牢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在中國鐵路的發展史上寫下精彩篇章。“毛澤東號”機車堅持75年安全運輸零事故,無愧于“機車領袖”的稱號。
一股昂揚的力量——面對各種挑戰,“毛澤東號”有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氣,投身祖國建設中
2021年仲夏的首都北京,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珍藏著全國乃至全世界唯一一本毛澤東親筆簽名的《毛澤東選集》。扉頁上,遒勁有力的“毛澤東”三個大字,由毛澤東主席揮筆寫給一臺英雄機車———豐臺機務段的“毛澤東號”機車,令參觀者心潮澎湃。
2019年3月,德國《世界報》駐華記者約尼·埃林在北京市大興區采訪建設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時說道:“我當時就是因為看到毛澤東主席為這臺機車第三任司機長郭樹德在《毛澤東選集》簽名的照片,1987年12月,我不遠萬里從柏林來北京探尋‘毛澤東號’機車,探尋英雄機車背后的故事。2007年,我再次登上‘毛澤東號’機車采訪,一路寫,一路拍,讓我對這臺英雄機車肅然起敬。”
然而,令這位德國《世界報》的記者感到驚訝的,并不是眼中的變化,而是“毛澤東號”始終未變的“堅守”——如今,班組成員中大多數都是共產黨員,每個人的行李箱中仍裝有《毛澤東選集》,每個人都執行“寧叫機車等命令,不叫命令等機車”,每個人都把貼在“毛澤東號”司機室操縱臺的提示牌上“手不離閘把、眼不離前方、背不靠座椅、說話不對臉、吃飯不同時、沏茶不謙讓”的內容刻在腦子里……這些都是“毛澤東號”機車組對自我忠于職守的高標準、嚴要求。
“上了‘毛澤東號’,就意味著別人做不到的,‘毛澤東號’人得做到;別人不愿干的,‘毛澤東號’人必須干。因為我們是‘毛澤東號’人,就要比別人多付出。”“毛澤東號”機車組第十一任司機長趙巨孝在采訪中做出了這樣的堅定回答。
任憑歲月流轉、一臺又一臺車型變換,換不走的是“毛澤東號”在祖國萬里鐵道線上安全領跑的寶貴經驗,換不走的是“毛澤東號”一代代鐵路人傳承下來的干勁與專業精神,換不走的是激蕩在每一位“毛澤東號”人血液中的堅守細胞。
一種傳承的作風——一滴油、一塊煤、一塊布、一把草……“毛澤東號”人厲行節約的優良作風在這里展現,代代相傳
“根本的是我們要提倡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毛澤東。
在“毛澤東號”機車展室,有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油罐,由于長年盛放機油,黝黑發亮。當年,這樣的小油罐就掛在司爐、“毛澤東號”機車組第八任司機長高俊亭的胸前。他一邊給蒸汽機車加油,一邊把豆粒大的廢油抹到小罐里去。當別人問他為什么這般計較時,他說:“一滴油不算多,天長日久匯成河。”
小事做起,日積月累,精打細算,點滴匯川。類似這樣艱苦奮斗的小故事在“毛澤東號”中比比皆是。一張1956年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登了郭沫若采訪“毛澤東號”機車組第四任司機長岳尚武后寫的長詩《訪“毛澤東號”機車》:
“從前是使用大鍬,一上煤就是一二十鏟。大家商量:煤是必須省,必須從小處省。一鍬省二公兩,五千鍬便可以省下一噸。于是改用小鍬,把老鍬切掉了小半段,實行三鍬制,三年間就省煤六百八十噸還有零頭。”
在“毛澤東號”機車組,還有這樣一個“萬寶箱”。說是“萬寶箱”,但裝的都是廢棄的零件、扔掉的棉絲、甚至還有系著棉線繩的一把烏拉草。原來,“毛澤東號”機車組剛成立時,條件十分艱苦。沒有擦車的棉絲,乘務員就用東北三寶之一、從地里拔來的烏拉草來代替,每次出乘都把車擦得干干凈凈。另外,凡是被丟棄的廢舊零件,在“毛澤東號”機車組成員眼里都是“寶貝”,平時裝到“萬寶箱”里,有空了就拿出來修一修、洗一洗后重新使用。就是這樣,一滴油、一塊煤、一塊布、一把草……“毛澤東號”人厲行節約的優良作風在這里展現,代代流傳。
更換新型大功率電力機車后,“毛澤東號”機車組老作風沒有丟,大家一起分析總結出了和諧D3B型機車節電操縱辦法。“毛澤東號”機車組第十二任司機長劉鈺峰通過平穩操作、改變制動方法,一趟車可以省電1200元,一年就可以省14萬余元。“1593公里線路、143個車站、159個彎道橋梁隧道、1199架信號機位置銘刻在心……”劉鈺峰清晰流利地講出。
“制止浪費人人可為,養成習慣事事能省。生活上要弘揚儉樸的傳統美德,工作中要把節支降耗化作自覺行動。”2013年3月15日,“毛澤東號”機車組向北京鐵路局干部職工發出倡議:響應黨中央關于勤儉節約的號召,從自身做起,增強節儉意識,大力反對鋪張浪費的行為。
一條光明的道路——面對新的征程,“毛澤東號”必將以青春風貌開創一流,創造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
誕生于戰火紛飛年代的“毛澤東號”機車,一路走來把“始終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紅色基因深深鐫刻于“毛澤東號”人的骨血深處。7月1日,“毛澤東號”機車組第十二任司機長劉鈺峰在天安門廣場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后激動地說:“黨把這把閘交給我們,我們就要讓黨放心!我們已經經歷了13任司機長,無論何時,我們‘毛澤東號’人都會開好領袖車,傳承弘揚好‘毛澤東號’精神!”
“出站信號綠燈……北京西站,客車Z1次列車啟動!”2021年7月1日18時,伴隨著一陣轟鳴,“毛澤東號”機車牽引滿載旅客的列車駛出北京,開往湖南長沙。“毛澤東號”機車組司機長王振強右手緊握著操縱手柄,目視前方。這名年輕的 “85后”小伙子,肩上扛著的是有75年光輝歷史的“毛澤東號”機車組第十三任司機長的重任。他以年輕人的朝氣,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駕駛著這臺英雄機車馳騁神州大地,和同事們一起用汗水,書寫著這臺“火車頭中的火車頭”的新傳奇。
在“毛澤東號”機車組當中,產生過8名全國勞動模范和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名全國人大代表,3名全國黨代表。“毛澤東號”機車組是一個了不起的集體,他們不僅獲得“最美奮斗者”的殊榮,還是“有力量、有智慧、有技術、能發明、會創新”的中國產業工人杰出代表。
新時代的“毛澤東號”人,以智慧和技術為雙翼,正在發明和創新的天空中展翅飛翔。“縱向學前輩、橫向比你我。”在“毛澤東號”機車上,始終有一種永當先鋒的氛圍。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大力弘揚“責任心+責任制+基本功=安全正點”的經驗,“毛澤東號”機車組不斷向人民群眾學習,并從中汲取智慧、獲得力量。從20世紀50年代提出“好、快、狠、準、穩”的機車操縱法到蒸汽機車“37字作業法”、內燃機車“28字值乘作業法”、電力機車“30字安全值乘法”,“毛澤東號”機車組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斷把職工群眾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發揚光大。
“毛澤東號”機車組成員早已把“永當先鋒”看成一種政治責任,當成一種生活方式,演化為一種理想信仰。“毛澤東號”精神是北京局集團公司18萬干部職工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并已被轉化為“京鐵精神”。北京局集團公司黨委發出通知,做出開展“毛澤東號”式班組建設的決定,當選“毛澤東號”式班組頒發統一編號的榮譽證書和獎牌,班組長還能成為局級先進生產者,班組人員給予獎勵,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扎實推進標準化班組建設,夯實首善之局建設根基。
精神薪火相傳,力量生生不息。75年初心如磐,歷史的足音穿越時空、啟示未來——新時代的“毛澤東號”精神必將成為讓中國鐵路人引吭高歌的永恒旋律。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