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公安交管政務服務便民化水平,切實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今年以來,吉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做好優化服務、定制服務、“互聯網+交管”服務等創新工作。截至目前,累計服務群眾800余萬人次,贏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優化服務
打造便民利企和諧交通新環境
吉林省交管局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贏得群眾滿意為出發點,簡政放權,優化服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打造便民利企和諧交通新環境。
公安部在5月推出公安交管12項便利措施,吉林省交管部門認真落實,于6月1日起取消小型自動擋汽車科目二考試“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項目,小型汽車異地分科目考試允許申請變更考試地的次數由1次調整為不超過3次,更好地滿足了群眾異地考試需求。截至目前,全省交管部門共辦理小型自動擋汽車C2駕駛證考試1.3萬人次。
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全省通辦、一次辦成”的總體要求,吉林省籍居民在辦理非營運小、微型客車注冊登記時,各地交管部門不再審核“暫住登記憑證”,群眾憑居民身份證實行全省通辦。截至目前,全省交管部門累計辦理私家車異地注冊登記業務2.4萬筆。
為助力提升貨運物流運輸效率,吉林省交管局進一步便利貨車進城通行措施,延長貨車在城區通行窗口時間,對運輸鮮活農產品、醫藥用品、郵政寄遞、應急物資保障等涉及民生的配送車輛給予有條件的通行便利。
城鎮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一直困擾著群眾。6月1日以來,吉林省各地交管部門在前期已經設置允許限時停車路段的基礎上,選擇老舊小區周邊具備條件的支路,允許居民在夜間、周末、法定假期等基本停車需求較大的時段臨時停車,讓群眾切實感受便民利企和諧交通新環境。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在用臨時停車路段1909個、停車泊位32.17萬余個。
定制服務
打造貼心專屬交通業務新體驗
為更好服務保障老年人、軍人、出國(境)人員等便捷辦理交管業務,深化“放管服”改革,吉林省交管局進一步推行定制化服務,打造貼心專屬交通業務新體驗。
長春、吉林、延邊、白山、梅河口等地交管部門在車管所業務大廳建立了老年人服務“綠色窗口”,配備老年人全程導辦人員,全程引導老年人到“綠色窗口”和自助機辦理車駕管業務,耐心接待、細心講解。
四平、白城、松原、通化、遼源等地車管所業務大廳設置老年人專座,免費提供老花鏡、放大鏡、急救藥包等設施設備,為老年人提供貼心服務。
吉林省各地交管部門以辦事便捷化、設施暖心化、服務品質化為抓手,讓老年人以全新體驗辦理車駕管業務。截至目前,全省共設立老年人辦理業務專門窗口263個,為老年人辦理業務3115筆。
公安交管12項便利措施落地以后,持軍隊和武警部隊駕駛證換領地方駕駛證的,可自動核查、自動比對。退役軍人換證,軍隊“駕齡”將接續,不再清零。截至目前,吉林省各地交管部門為退役軍人辦理各類業務530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身在國外的駕駛人可能存在駕駛證有效期臨近或已經過期,暫時無法回國辦理的情況,吉林省交管局制定相關服務舉措,打造貼心專屬交通業務新體驗。自6月1日起,像這種情況,可以委托國(境)內人員申請延期辦理。2021年年底前未及時換證、審驗導致駕駛證被注銷的,可以在回國(入境)后6個月內正常辦理駕駛證換證、審驗手續,恢復駕駛資格。截至目前,吉林省各地交管部門共辦理便利出國人員延期換證1380筆。
“互聯網+交管”服務
打造掌上便捷交通新生活
吉林省交管局科學謀劃、主動作為,在不增加資金投入的基礎上,完成全省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和“交管12123”App優化改造,推進網上服務“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平臺優化改造后,累計新增注冊用戶86萬人,日均辦理交管業務5萬筆,辦理量增長40%,打造掌上便捷交通新生活,贏得了全省交通參與者的廣泛贊譽。
各地車管所推行“網辦優先”服務,民警主動幫助群眾下載安裝“交管12123”App,并手把手教操作使用流程,努力提高群眾想用、愿用、會用網辦自助辦理業務的能力,開啟掌上便捷交通新生活,解決了窗口排長隊問題。今年以來,全省共有18.39萬人通過“交管12123”App辦理駕駛證換證業務。
“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全省各地交管部門依托“交管12123”App,實現機動車臨時號牌網上申請、網上辦理、后臺審核、郵寄送達、進度查詢。今年以來,通過互聯網受理、核發機動車臨時牌照16.5萬副。
據介紹,為推動運用信息技術為廣大交通參與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管理服務,吉林省交管局積極推進各地交管部門與稅務、財政、保險等部門政務信息互聯互通,開展網上在線核查,實現實時核對。各地交管部門簡化群眾辦事提交的紙質材料、憑證,破解制約“一網通辦”的關鍵瓶頸。截至目前,各地共推行機動車抵押信息在線核查9564筆、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在線核查18.92萬筆。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