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究其根本,民眾憂慮的無非是,學生家長的社會背景被學校或者老師掌握后,會成為其權力尋租的資本。
據媒體報道,近日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童夢可園幼兒園中四班下發《“我的小區”主題調查表》,讓幼兒圖文并茂填寫家里住房情況,引發家長質疑。
家庭住房情況是重要的個人隱私,幼兒園問卷調查包含這樣的內容,涉嫌侵犯家長隱私,引發爭議在所難免。對此,有家長稱“這哪是描述我的小區啊,明明是描述我的經濟狀況”,反映了家長的憂慮和呼聲。
平心而論,涉事幼兒園設置的主題教學并非毫無可取之處。讓孩子通過了解自己的小區寓教于樂,了解安全行走路線圖、小區配套設施等,既能增強孩子的觀察力,也能增長見識。但是在問卷中設置“你家是自購房還是租賃房”、“圖文并茂描述戶型”、“購買年份及每平方的價格”、“房子在2018年的價格”等問題,確實存在打探家長經濟情況的嫌疑。
一直以來,學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家長的個人信息。但是,在這種信息填報中,難免會暴露家庭的經濟狀況、社會職位等個人信息,這引來民眾的焦慮和質疑。
究其根本,民眾憂慮的無非是,學生家長的社會背景被學校或者老師掌握后,會成為尋租的資本。原本單純的師生關系一旦被附著上復雜的成分,可能會引發教育不公平現象。
雖然涉事幼兒園及時中止了該活動,也已經向家長道歉。但是,不管“發問卷調查家庭住房情況”這一行為是有心還是無意,在日常教學活動對于學生家長隱私的保護,以及學校對親子作業如何合理設置,都應該引起學校和相關部門的注意。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現代教育理念越來越重視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補充。因此,學校在布置親子作業的操作過程中,不妨多站在學生和家長的角度,創新的同時,也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家長的理解、接受程度。如此,家校合作與溝通才能消除誤會,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