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周邊往往有很多小超市、小食品店。一到放學,不少孩子會走進小店,用幾元零花錢買些吃的。由于價格低廉,口味新奇,頗受孩子們的青睞。
隨著秋冬季節到來,許多家長對于校園周邊這些小食品開始擔憂起來,特別是一些“五毛食品”和一些“三無產品”,這些占據了孩子們大部分零花錢的校園周邊小吃、小食品,安全可靠嗎?《法制日報》記者隨機走訪了北京一些小學周邊的小食品店。
“五毛食品”安全有隱憂
“五毛食品”這里一般指校園及周邊、城鄉接合部、農村食品市場的食品小超市、食雜店、食品流動攤販銷售五毛錢左右的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糖果、果味飲料等小零食,因其售價多為五毛、一元等,人們習慣稱之為“五毛食品”。
在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小學大門口對面,記者來到了一個不到3平方米的小鋪面,這家小店的顯眼位置貨架上擺滿了20多種各色小零食,價格從一毛錢到一元錢不等,既有包裝花哨的糖果果凍、也有類似辣條、薯片這樣味道辛辣刺激的零食。小店地上的貨筐里堆滿了口味眾多、但包裝簡陋的飲料制品。
這時放學的時間到了,記者發現學校周邊的這些小超市、小食品店就開始忙碌起來,學生們紛紛進店購買零食。幾個三四年級的小學生一進店,就忙著挑選這些紅紅綠綠的小零食,辣條、烤腸、糖果等備受孩子們的喜歡,幾乎每個人都買。當記者詢問孩子都喜歡吃哪些食物時,該店老板表示,像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零食特別暢銷,學生們經常會在放學時進店買零食吃。在現場一位家長和孩子就因為要不要買貨筐里包裝簡陋、沒有生產廠商和生產日期的飲料,發生了爭執。
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事關千家萬戶,那么這些橫行校園周邊的小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呢?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人士介紹,“五毛食品”因其成本低廉,所以多為“三無食品”即無生產廠商、無生產地址、無生產日期,甚至是“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食品生產許可、無食品標簽”的“五無食品”。這些食品的質量安全沒有保障,有的甚至是用有毒、有害、變質或劣質原料制成,對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會產生較大危害。按照我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一經發現將沒收相關問題食品,并將根據具體情況處以五千元以上罰款,情節嚴重,將移交公安機關處置。
部委出拳治理成效顯著
校園周邊“五毛食品”多,這種現象在全國都很普遍,到了必須徹底清除的地步。今年4月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專門發布通知,開展“五毛食品”整治工作,要求堅決取締無證生產“五毛食品”的“黑窩點”“黑作坊”,切斷非法生產經營食品的利益鏈條,鼓勵家長及社會公眾對“三無”產品及其銷售者進行投訴舉報。
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了解到,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國共監督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60余萬戶次,查獲問題食品5萬余千克,立案查處案件4300余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8萬余份。整治工作織密了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防護網”,為新學年營造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費環境。
在此次專項整治工作中,飛行檢查、暗訪、抽檢等多種監管方式頻出。如“空降”小食品批發市場,連續飛行檢查食品銷售單位,令批發市場經營業主們猝不及防。又如,開展“回頭看”,跟蹤問效,將之前發現存在問題的商戶以暗訪形式再次納入專項整治。
“不是所有‘五毛食品’都是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合格“五毛食品”主要包括未經許可或備案生產的“三無”食品;來源不明、標簽標識不規范、過期的食品;微生物超標、濫用添加劑以及非法添加等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食品;偽造仿冒的食品等。
治理“五毛食品”各地有奇招
由于問題“五毛食品”具有價格低、品種多、隱蔽性強等特點,為徹底整治問題“五毛食品”,各地監管部門還紛紛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比如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建立監管信息臺賬,將監管區域責任落實到專人,要求各地全面掌握轄區內“五毛食品”的生產銷售情況。
山東省德州市以城鄉接合部、鄉鎮、邊緣村(社區)、中小學校周邊為重點區域,重點查處無證經營、生產經營不合格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以農村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出租屋為重點場所,依法監督食品經營者履行進貨查驗和記錄制度,確保依法規范經營。以農村商場、超市和食品(雜)店為重點單位,監督食品經營者做到不進、不存、不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將糖果制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豆制品作為重點品種。
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則建立了“以批控零、以零溯源、管住批發、規范零售”機制,實行以人盯戶、入戶指導、逐戶過關、規范操作。對涉及“五毛食品”的食品生產經營者逐戶清查,加大對農村、城鄉接合部等區域、校園及周邊的清查力度,全面檢查其生產經營區域和食品與食品原料庫房,嚴厲查處生產經營超保質期、腐敗變質、標簽標識不規范、“三無”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以及“兩超一非”食品與食品原料等違法行為,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經營“五毛食品”的“黑窩點”“黑作坊”,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并會同公安機關追查涉案產品銷售流向,搗毀生產源頭,切斷非法生產經營食品的利益鏈條。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深化實施“千萬學生飲食放心工程”三年行動計劃,鼓勵引導學校商店實行連鎖經營或品牌超市直營。浙江省諸暨市對學校小店進行統一招投標,通過省級商貿龍頭企業對校園小店實行連鎖經營,學校免費提供場地,連鎖小店采用統一商品目錄,統一商品價格、統一配送、統一管理,電子化自動記錄……一系列措施,解決校園店貨源散亂、管理不規范等食品安全問題,讓利于學生。為完善校園周邊的食品安全環境,浙江省食品安全委部署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對學校周邊形成一定規模的美食街或美食城(區)及距離學校周邊直線距離200米以內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逐一排查、登記造冊。
整治不良食品還需家校聯合
整治行動讓不少“五毛食品”銷聲匿跡,不過目前在售的部分零食仍讓家長不放心,有的包裝就讓人咋舌。記者在多所學校附近的超市都看到了一種名為“親嘴燒”的小食品,五毛錢一袋,正面印著商品的名稱、生產日期、廠家等信息,背面則是透明的包裝紙。雖然整個包裝只有幾厘米,但是“親嘴燒”三個字卻格外大,而且包裝袋上還印有兩個接吻的小人兒,對味道的形容更用了“親的味道”這樣的宣傳語。諸如此類的還有“麻辣CP”“辣些日子”“素學家”等,包裝上直接寫著“欲罷不能沒你不行”“告白神器么么噠”“辣些日子有你真好”“就是喜歡巴結你”等宣傳語。
采訪中,不少老師希望家長能夠更多地關注學生零花錢的使用,正確引導學生購買食品、玩具等,不要讓孩子經常食用這些不健康食品。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不在路邊流動攤販處購買食品,要到證照齊全、規模較大的正規商場、超市購買,盡量減少或不購買“五毛食品”。學生購買時要選擇有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食品生產許可、食品標簽的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并盡量選擇知名的品牌食品,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隱患。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