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披露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一些車企對“數字品牌形象”的認知和消費者存在明顯的落差,簡單而言,就是車企試圖傳達的并非消費者關注的。
這份報告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社交和洞察解決方案提供商AdMaster推出。結合社交大數據分析及汽車行業研究經驗,AdMaster構建了專屬汽車行業的數字品牌形象知識圖譜,層層下鉆分析了86個品牌的品牌形象多級指標,并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劃分正負面及中性輿情。
基于此,報告發現,2019年一季度,除了在“駕乘體驗好”、“設計感強”、“外觀悅目”、“有激情”、“動力強勁”等少數品牌形象類別上,品牌和消費者一致給予高度關注外,其他形象點,品牌和消費者存在明顯差異。
比如,品牌大力傳播的“引領潮流”“關懷客戶”“科技領先”等“高大上”關鍵詞,在消費者的關注中均排名下游,同時,消費者關注排名靠前的“安全性高”“性能卓越”“經久耐用”“年輕”“使用省心”“內飾精致”“接地氣”等關鍵詞則并非品牌宣傳的重點。
除了整體形象認知上的差異,對于單個品牌形象,品牌的詮釋跟消費者的期待也有較大差異。
比如受追捧的“智能化”,品牌傳播的關鍵詞普遍聚焦“自動駕駛”這一前沿科技,而消費者認為的智能則更多關乎“輔助”這一實用功能。
比如在詮釋“設計感”時,大部分品牌都把“外觀”和“動感”作為核心傳播點,而在消費者心智中,“設計感”更多是指“豪華感”的營造和“經典”的傳承。
AdMaster洞察合伙人沈思永(AlbertSim)表示,“品牌形象”對任何品牌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直接影響了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也左右了他們的購買選擇。如果不關注消費者自然聲量,品牌極易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誤區。(完)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