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滴滴順風車空姐命案之后3個月,發生了溫州順風車奸殺案,一片聲討聲中,滴滴順風車下線。如今,過了450多天,滴滴順風車卷土重來,還帶來了“晚8點以后順風車不接女性”的設定。
要提高個人在公共場所的安全指數,誰最靠得住?有危險,找警察。滴滴命案都不是一瞬間發生的,還是有一段危險臨界區域。在這個區域時間內及時報警,乘客就有可能得到警方的保護。滴滴若能與警方達成報警“最短路徑”,對心懷不軌的司機也有相當的震懾作用。
可是,滴滴為什么還不向警方開放實時行程大數據?
在網上可以看到一些滴滴和某地警方展開大數據合作的消息,有些合作在2017年就開始了,但是這些合作多是事后對數據的整理、挖掘。人們可以看到,在2018年的兩起命案中,尤其是在溫州命案中,警方無法實時從滴滴獲得車輛行程和司機信息。
美國未來學家路西·格林在其著作《硅谷帝國》中指出,谷歌、蘋果、臉書和亞馬遜等巨頭們不僅自定規則,而且把規則的解釋權、裁判權、監督權都歸于自己,當用戶要投訴的時候,很難尋求外部力量介入,只能按照巨頭給出的路線圖在其體系內打轉轉,地方政府、地方法院,都很難規制這些巨頭。
各種投訴都只能按照巨頭給出的路線圖在其體系內“打轉轉”,中國消費者已經對此不陌生了;那么,性命攸關的報警信息,也要在巨頭的體系內打轉轉嗎?
今時今日,滴滴順風車卷土重來。我們禁不住要問,一個乘坐順風車的乘客,遇到險情如何實現一鍵報警,如何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身份、司機的身份、車輛的信息、行程的信息發送給警方?滴滴解決了這個問題嗎?
為了找到答案,我特地閱讀了今年10月25日滴滴發出的公告《持續推進安全管理工作誠懇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在這篇長達7000字、有27條內容、多位專家簽名背書的公告里,相關的內容是這樣表述的:“優化調證流程,在警方提供了相關身份證明后,約98%工單都在10分鐘內向警方反饋所需信息。”
在“乘坐順風車”這個狹小的特殊場景中,一旦出現侵害苗頭,就不可能從容撥打110,最關鍵的就是隱蔽、迅速地報警;按這個標準來看,由于沒有開放實時數據給警方,滴滴順風車仍然不安全。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