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有網友爆料稱,浙江杭州蕭山機場一架飛機剛要起飛的時候,機上一對老夫妻說家里有人去世了,然后飛機又滑了回來。據報道,機場的工作人員表示:發生這一事件的航班是杭州飛往三亞的HU7638航班。機組征得多方同意后,飛機返回航站樓,該架飛機延誤50分鐘后重新起飛。相關話題很快沖上熱搜,網友對此也褒貶不一。(12月9日中國青年網)
對于杭州蕭山機場和該航班機組人員的這個決定,多數網友給予了肯定,他們普遍認為死者為大,讓老人下飛機盡快趕回去料理后事,體現出對死者的尊重。相比之下,其他乘客作出一些犧牲,完全是值得的。尊重生命,不僅要尊重在世者,也要尊重去世的人,以人為本,不僅要以現場的人為本,有時還要照顧到不在現場的人。更有人設身處地替這對老夫妻著想,認為假如自己處于當時的境地,同樣需要周圍人伸出援手,將心比心,這樣做沒什么不妥。
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看法,認為遵守規則才能確保社會秩序,才能確保飛行安全,假如人人都有特殊困難,都需要網開一面,那么,誰需要得到特殊照顧,誰不應該得到,就會失去判斷的標準。何況,其他乘客的時間被耽擱,有的乘客甚至差點沒有趕上高鐵,這些情況對這一決定的質疑具有了更加現實的理由。因此,質疑也有一定的道理。
褒貶都在理,是因為角度不同,對比的參照也不同,而問題則可能出在細節上。比如,不知這對老夫妻逝去的親人,與他們是何種關系,是不是直系親屬;比如,其他乘客是否有非常重要且不可耽誤的事情,飛機延誤50分鐘后重新起飛是否會給他們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外人不知這些細節,是褒是貶,就會失去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也會存在過于寬泛的判斷空間,出現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斷就在所難免。作出這個決定要付出較大的成本,收獲是否大于這個成本,需要通過這些細節來加以判斷。減少質疑與爭議,相關方面也許還可以做得更好。
有很多事情,始終都處于兩難選擇之中。從古到今,類似的爭議也一直存在。即使如此,統一看法和化解爭議也不是沒有標準,比如是否可以讓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以及收獲是否大于成本、對社會具有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等,都是比較有價值的判斷標準。如果以這些標準來判斷,盡管這起事件存在爭議,但仍然值得點贊,該決定所付出的成本較小,而尊重生命、以人為本等正面作用,顯然要大得多。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